|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导言 | 第10-13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简要回顾与评述 | 第11-13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 ·二元结构理论(DUAL STRUCTURE THEORY) | 第13-15页 |
| ·增长极理论(GROWTH POLE THEORY) | 第15-16页 |
| ·区域产业结构转变理论(REGIONAL INDUSTRY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THEORY) | 第16-17页 |
| ·聚集经济原理(ACCUMULATION ECONOMIC PRINCIPLE) | 第17-18页 |
| 3. 三次产业对城市化发展作用及机理分析 | 第18-42页 |
| ·农业与城市化 | 第18-27页 |
| ·工业化与城市化 | 第27-34页 |
|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 第34-42页 |
| 4. 基于不同视角的城市化经济动力机制系统模式构建与分析 | 第42-51页 |
| ·城市化经济动力机制系统模式构建 | 第42-43页 |
| ·城市化经济动力机制系统分析 | 第43-51页 |
| 5. 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与建议 | 第51-55页 |
| ·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二、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核心与后续动力作用 | 第51-52页 |
| ·实现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和人口城镇化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有序转移 | 第52-53页 |
| ·优化城市体系空间布局,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纽带,实现城市化重点突破和逐步推移 | 第53页 |
| ·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全面引进市场机制,加速要素流动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