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写词(Abbreviation) | 第8-12页 |
第一章 植物抗寒研究进展 | 第12-36页 |
1 低温胁迫对植物体内活性氧的影响 | 第12-13页 |
2 低温胁迫对植物生物膜体系的影响 | 第13-14页 |
3 低温胁迫对植物生理机能的影响 | 第14-19页 |
·低温胁迫对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14-16页 |
·低温胁迫对植物抗氧化剂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16页 |
·低温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16-18页 |
·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8页 |
·低温胁迫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18-19页 |
4 植物抗寒分子机理的研究 | 第19-24页 |
·抗寒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19-21页 |
·基因表达的Ca~(2+)信号传导 | 第19页 |
·基因表达的ABA信号传导 | 第19-20页 |
·基因表达的CBF信号传导 | 第20-21页 |
·冷诱导基因的表达 | 第21-22页 |
·低温诱导蛋白的研究 | 第22-24页 |
·抗冻蛋白的作用机制 | 第22-23页 |
·抗冻蛋白的双重功能 | 第23-24页 |
5 提高植物抗寒性的措施 | 第24-26页 |
·低温锻炼 | 第24-25页 |
·化学诱导 | 第25页 |
·选育耐低温品种 | 第25-26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策略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6页 |
第二章 低温胁迫对草莓抗氧化代谢的研究 | 第36-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试验材料 | 第37-38页 |
·处理 | 第38页 |
·方法 | 第38-42页 |
·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的测定 | 第38页 |
·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测定 | 第38页 |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第38页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38-39页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39页 |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第39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第39页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第39-40页 |
·细胞质膜相对透性(PMP)的测定 | 第40页 |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 | 第40页 |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的测定 | 第40页 |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的测定 | 第40-41页 |
·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测定 | 第41页 |
·抗坏血酸(AsA)量的测定 | 第41页 |
·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的测定 | 第41页 |
·数据分析 | 第41-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52页 |
·低温胁迫对草莓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42页 |
·低温胁迫对草莓叶片中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低温胁迫对草莓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低温胁迫对草莓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44页 |
·低温胁迫对草莓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低温胁迫对草莓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5页 |
·低温胁迫对草莓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低温胁迫对草莓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低温胁迫对草莓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第47页 |
·低温胁迫对草莓叶片中细胞质膜相对透性(PMP)的影响 | 第47-48页 |
·低温胁迫对草莓叶片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AsA-GSH cycle)中一些重要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低温胁迫对草莓叶片中抗坏血酸(AsA)和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的影响 | 第50-52页 |
3 讨论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第三章 低温锻炼对草莓抗寒性影响的研究 | 第58-8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材料及处理 | 第59页 |
·试验材料 | 第59页 |
·处理 | 第59页 |
·方法 | 第59-60页 |
·数据分析 | 第6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0-72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对草莓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对草莓叶片中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对草莓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第62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对草莓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对草莓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对草莓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对草莓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第65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对草莓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对草莓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对草莓叶片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 | 第67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对草莓叶片中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对草莓叶片中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的影响 | 第68-69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对草莓叶片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对草莓叶片中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影响 | 第70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对草莓叶片中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的影响 | 第70-71页 |
·低温锻炼与脱锻炼下草莓叶片中AsA/DHA的变化 | 第71-72页 |
3 讨论 | 第72-76页 |
·H_2O_2,O_2~-,MDA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72页 |
·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72-73页 |
·保护酶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73-74页 |
·AsA-GSH循环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74-75页 |
·脱锻炼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75页 |
·不同温度的低温锻炼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第四章 草莓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 | 第81-9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1-88页 |
·试验材料 | 第81-85页 |
·植物材料 | 第81-82页 |
·主要仪器 | 第82页 |
·主要试剂 | 第82-85页 |
·实验方法 | 第85-88页 |
·技术路线 | 第85页 |
·草莓叶片总DNA的提取 | 第85-86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86页 |
·PCR扩增 | 第86页 |
·DNA片断回收 | 第86-87页 |
·DNA片断与载体的连接 | 第87页 |
·大肠杆菌的转化 | 第87-88页 |
·DNA序列测定和分析 | 第8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8-93页 |
·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88-89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89页 |
·目标片断的克隆与鉴定 | 第89-90页 |
·DNA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90-93页 |
3 讨论 | 第93-94页 |
4 小结 | 第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1 结论 | 第96-97页 |
2 展望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