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有机化合物药物的生产论文

盐酸川芎嗪滴丸的制剂研究及评价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前言第7-8页
第一章 综述第8-19页
   ·川芎嗪及其制剂的研究概述第8-11页
     ·川芎嗪的来源及理化性质第8-9页
     ·川芎嗪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第9-11页
     ·川芎嗪制剂的研究概述第11页
   ·滴丸的研究概述第11-17页
     ·滴丸剂的特点第11-13页
     ·盐酸川芎嗪制成滴丸的优势第13-14页
     ·滴丸剂的发展和研究概况第14-16页
     ·滴丸剂的成型理论和质量评价第16-17页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制备滴丸的处方前研究第19-29页
   ·主药的选择和滴丸规格的确定第19页
   ·处方前的研究和准备第19-24页
     ·对盐酸川芎嗪稳定性的考察第19-20页
     ·自制滴丸机的工作原理第20-21页
     ·制备滴丸的评价指标第21-23页
     ·辅料的选择第23-24页
   ·处方筛选前的预试验第24-29页
     ·仪器与设备第24页
     ·原辅料来源第24-25页
     ·基质和冷凝剂的筛选第25-26页
     ·药物与基质比例范围的确定第26-27页
     ·主药与基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第27-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滴丸的处方工艺研究第29-37页
   ·滴丸的处方研究第29-31页
     ·因素水平的设计第29页
     ·正交试验结果第29-31页
   ·滴制条件的筛选第31-33页
   ·处方工艺的验证第33页
   ·制备滴丸的稳定性考察第33-34页
   ·讨论第34-37页
第四章 盐酸川芎嗪形成固体分散体的考察第37-46页
   ·固体分散体的分散状态和考察方法第37-39页
     ·固体分散体的分散状态及原理第37-38页
     ·固体分散体增加药物溶出的机制第38页
     ·固体分散体的考察方法第38-39页
   ·盐酸川芎嗪形成固体分散体的考察第39-46页
     ·X-射线衍射法第39-41页
     ·差示扫描热量法(DSC)第41-42页
     ·红外光谱法第42-43页
     ·扫描电镜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第五章 盐酸川芎嗪滴丸的制剂评价第46-64页
   ·质量标准第46-56页
     ·仪器与试药第46页
     ·性状第46页
     ·鉴别第46-48页
     ·检查第48-50页
     ·含量测定第50-55页
     ·结论第55-56页
   ·体外生物利用度试验第56-59页
     ·仪器与试剂第56页
     ·盐酸川芎嗪滴丸的体外溶出度测定第56-57页
     ·磷酸川芎嗪片的体外溶出度测定第57-58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58-59页
   ·体内生物利用度试验第59-64页
     ·药品、仪器与实验动物第60页
     ·试验方法第60-61页
     ·研究结果第61-63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7页
   ·结论第64-65页
   ·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一体化的电机泵抗振动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核心模块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