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歧口斜坡区沙一段下部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综合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1 绪论第7-1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10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7-8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8-10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0页
   ·主要成果及认识第10-11页
2 区域地质特征第11-27页
   ·地理位置第11页
   ·区域构造特征第11-13页
     ·构造发展史第11-12页
     ·主要断层特征第12-13页
   ·区域地层概述第13-15页
   ·沙一下地层特征第15-27页
     ·小层划分第15-17页
     ·小层对比第17页
     ·地层展布第17-27页
3 岩石学特征研究第27-43页
   ·岩石类型划分第27页
   ·石灰岩类第27-30页
     ·颗粒灰岩第27-28页
     ·白云质灰岩第28-29页
     ·颗石灰岩第29-30页
     ·泥晶灰岩第30页
   ·白云岩类第30-31页
     ·泥晶白云岩第30-31页
     ·灰质颗粒白云岩第31页
   ·过渡岩类第31页
     ·砂质石灰岩(白云岩)与灰质(云质)砂岩第31页
     ·碳酸盐质粘土岩(泥岩)类第31页
   ·粘土岩类第31页
   ·岩石分布特征第31-43页
     ·纵向分布第31-32页
     ·平面分布第32-43页
4 沉积相研究第43-65页
   ·区域沉积背景第43-44页
     ·断陷期沉积第43-44页
     ·坳陷期沉积第44页
   ·沉积相标志第44-49页
     ·岩性标志第44页
     ·岩石结构标志第44-45页
     ·沉积构造标志第45-46页
     ·古生物标志第46页
     ·地球化学标志第46-47页
     ·地球物理学标志第47-49页
   ·沉积相划分与展布第49-54页
     ·沉积相划分第49页
     ·滨浅湖相特征第49-52页
     ·半深湖—深湖相特征第52-53页
     ·沉积相展布第53-54页
   ·沉积相演化与沉积模式第54-65页
     ·沉积相演化特征第54-56页
     ·沉积模式第56-65页
5 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研究第65-79页
   ·主要成岩作用第65-73页
     ·胶结作用第65-66页
     ·溶蚀作用第66-69页
     ·白云石化作用第69-72页
     ·自生矿物的充填作用第72页
     ·压实作用第72页
     ·泥晶化作用第72-73页
   ·成岩阶段划分第73-74页
   ·成岩作用序列第74页
   ·孔隙演化特征第74-79页
     ·构造运动与埋藏史分析第74-76页
     ·油气演化史第76页
     ·孔隙演化史第76-77页
     ·孔隙演化的石油地质意义第77-79页
6 储层特征及有利相带预测第79-96页
   ·储集岩特征第79-82页
     ·生物灰岩类第79-80页
     ·亮晶鲕粒灰岩/亮晶鲕粒白云岩第80页
     ·白云质灰岩类第80-81页
     ·纹层状颗石灰岩第81页
     ·泥晶白云岩第81-82页
   ·储集空间特征第82-87页
     ·孔隙第82-83页
     ·裂缝第83-86页
     ·储集空间组合类型第86-87页
   ·储层控制因素第87-90页
     ·沉积相因素第87-88页
     ·成岩作用因素第88-89页
     ·构造因素第89-90页
   ·储层分类评价第90-91页
   ·有利储集相带预测第91-96页
7 结论与建议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1页
图版说明第101-105页
图版第105-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下一篇:化学气相热解合成碳纳米管阵列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