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杨论文

毛白杨人工林丰产栽培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引言第14-16页
1 文献综述第16-37页
   ·国内外人工林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第16-18页
   ·人工林培育的基本原理第18-20页
     ·森林生态系统理论第18页
     ·人工林生态系统物质生产原理第18-19页
     ·森林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第19页
     ·林分结构与密度控制第19-20页
     ·人工混交林营造理论第20页
   ·人工林立地分类和质量评价研究进展第20-23页
     ·森林立地分类的途径第20-22页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第22-23页
   ·杨树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第23-31页
     ·优良无性系选育第23-25页
     ·适地适无性系第25-26页
     ·造林密度和轮伐期第26-27页
     ·种苗类型、整地与除草第27页
     ·施肥第27-28页
     ·灌溉第28-30页
     ·幼林间作第30-31页
   ·人工林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研究第31-33页
     ·杨树人工林短轮伐期栽培的经济效益第31页
     ·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第31-33页
   ·毛白杨人工林培育研究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37页
     ·毛白杨良种选育研究概况第33-34页
     ·毛白杨栽培技术研究概况第34-35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5-37页
2 立题依据、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第37-41页
   ·立题依据第37-38页
   ·研究目标第38-39页
   ·技术路线第39-41页
3 材料与方法第41-50页
   ·研究范围及自然概况第41-42页
     ·调查研究地区自然概况第41页
     ·定位试验地区自然概况第41-42页
   ·试验设计第42-46页
     ·品种对比试验第42-43页
     ·苗木截梢造林试验第43页
     ·整地规格试验第43页
     ·植苗规格试验第43页
     ·栽植深度试验第43页
     ·灌溉试验第43-44页
     ·施肥试验第44-45页
     ·幼林间作试验第45-46页
     ·幼林整形修枝试验第46页
   ·观测指标与测试方法第46-48页
     ·林木生长指标第46-47页
     ·林木形质指标第47页
     ·林木生理指标第47页
     ·木材材性指标第47-48页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第48页
     ·间种作物投入产出指标第48页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第48页
   ·典型调查与资料收集第48-50页
     ·典型调查第48页
     ·资料收集第48-49页
     ·数据分析第49-50页
4 结果分析第50-120页
   ·毛白杨人工林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第50-57页
     ·立地指数的曲线拟合及编制第50-51页
       ·树高曲线的拟合第50页
       ·样本标准差曲线的拟合第50页
       ·基准年龄的确定第50页
       ·立地指数的展开第50-51页
     ·立地分类主导环境因子分析第51-55页
       ·主导因子筛选与等级划分第51页
       ·毛白杨生长与立地因子的直观分析第51-53页
       ·毛白杨生长与立地因子的数量化分析第53-55页
       ·立地因子等级对毛白杨生长的重要程度第55页
     ·立地类型划分第55页
     ·立地质量评价与立地条件选择第55-57页
   ·毛白杨品种特性与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第57-68页
     ·品种特性第57-63页
       ·速生性、丰产性第57-59页
       ·林分生物量及其分布第59-60页
       ·形质特性第60-61页
       ·木材的物理力学特性第61-63页
     ·生长发育规律第63-68页
       ·年生长节律第63-64页
       ·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的建立与拟合第64-65页
       ·林木生长时期划分及生长特点第65-67页
       ·林木材积生长的数量成熟龄第67-68页
   ·毛白杨丰产栽培生理基础研究第68-76页
     ·不同毛白杨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第68-72页
     ·不同毛白杨品种蒸腾特性的比较第72-74页
     ·苗木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季节变化第74-76页
   ·毛白杨人工林栽培技术研究第76-108页
     ·优良无性系筛选和评价第76-82页
       ·生长量第76-78页
       ·干形及分枝第78-79页
       ·木材的物理力学特性第79-81页
       ·品种多性状综合评价第81-82页
     ·苗木不同强度截梢造林效果第82-86页
       ·抽梢发枝特点及干形变化第82-84页
       ·对胸径、树高旬生长量的影响第84-85页
       ·对林分胸径、树高生长量的影响第85-86页
     ·适宜苗龄及苗木规格第86-88页
       ·不同苗龄及规格对林分胸径的影响第86-87页
       ·不同苗龄及规格林分树高的影响第87-88页
     ·不同整地规格造林效果第88-89页
       ·不同整地规格的林木生长量第88-89页
       ·不同整地规格的土壤容重、含水率第89页
     ·合理造林密度第89-92页
       ·不同栽植密度林分生长发育规律第89-91页
       ·不同密度林分的数量成熟龄第91-92页
     ·适宜栽植深度第92-94页
       ·成活率与抗风倒情况第92页
       ·根系发育第92-93页
       ·生长量第93-94页
     ·合理灌溉研究第94-97页
     ·合理施肥研究第97-103页
       ·朱庄林场 N、P、K 肥效及配比试验第97-98页
       ·长清县西仓村N 肥用量试验第98-99页
       ·饮马泉苗圃 N、P、K 正交试验第99-101页
       ·平度何家店村 N、P、K 正交试验第101-103页
     ·幼林间作效应分析第103-107页
       ·不同间作处理对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第103-104页
       ·不同间作处理对树体营养状况的影响第104-105页
       ·不同间作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105页
       ·不同间种作物对树木叶面积及林木生长量的影响第105-107页
       ·土壤及树体养分状况与与林木生长量相关性分析第107页
     ·幼林整形修枝技术第107-108页
       ·整形修枝的最佳时期第107-108页
       ·整形修枝的方法第108页
       ·幼树修枝量第108页
   ·毛白杨人工林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研究第108-113页
     ·单项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分析第108-111页
       ·苗木规格第108-109页
       ·整地规格第109-110页
       ·施肥第110-111页
       ·间作第111页
     ·综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分析第111-113页
       ·技术参数第111-112页
       ·评价指标第112页
       ·效果分析第112-113页
   ·毛白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构建第113-120页
     ·优质丰产基础技术第114-115页
       ·选用优良品种第115页
       ·选择优良立地第115页
     ·优化配套造林技术第115-117页
       ·细致整地第116页
       ·选用壮苗第116页
       ·苗木处理与栽植季节第116页
       ·合理密度与采伐年龄第116-117页
       ·栽植深度与栽植方法第117页
       ·幼林修枝抚育第117页
     ·林地环境调控技术第117-120页
       ·合理施肥第117-118页
       ·合理灌溉第118页
       ·松土除草第118页
       ·农林间作第118页
       ·有害生物防治第118-120页
5 讨论第120-124页
   ·毛白杨丰产栽培的生理基础和生产潜力第120-121页
   ·毛白杨人工林的发育规律和数量成熟第121页
   ·毛白杨人工林的立地分类和质量评价第121-122页
   ·毛白杨幼林间作效果第122-123页
   ·毛白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第123-124页
6 结论第124-127页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第124页
   ·主要结论第124-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6页
作者简介第136-137页
导师简介第137-138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研究
下一篇:软交换业务触发检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