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第11-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比较分析的方法 | 第14-15页 |
·实证的分析方法 | 第15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基本理论 | 第17-31页 |
·行政程序 | 第17-20页 |
·行政程序的概念 | 第17-19页 |
·行政程序的要素 | 第19-20页 |
·行政程序违法 | 第20-22页 |
·行政程序违法的概念 | 第20-21页 |
·行政程序违法的构成要件 | 第21-22页 |
·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 | 第22-31页 |
·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的概念 | 第22-25页 |
·追究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的理论根据 | 第25-26页 |
·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6-27页 |
·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的责任形式 | 第27-31页 |
第三章 域外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制度比较 | 第31-38页 |
·域外有关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的规定 | 第31-34页 |
·法国 | 第31-32页 |
·德国 | 第32页 |
·台湾地区 | 第32页 |
·英国 | 第32-33页 |
·美国 | 第33-34页 |
·域外有关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适用情形的规定 | 第34-37页 |
·无效 | 第34页 |
·撤销 | 第34-35页 |
·补正 | 第35-36页 |
·转换 | 第36页 |
·更正 | 第36页 |
·追认 | 第36-37页 |
·域外立法的启示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我国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 第38-46页 |
·我国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的立法现状 | 第38-43页 |
·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立法概览 | 第38-39页 |
·对现行立法中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责任形式的分类归纳 | 第39-43页 |
·对我国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的缺陷分析 | 第43-46页 |
·在思想根源上程序的独立性价值未得到应有的尊重 | 第43页 |
·在立法体例上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 | 第43-44页 |
·归责原则过于单一 | 第44-45页 |
·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的责任形式不够全面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制度的构想 | 第46-56页 |
·确立行政程序的独立价值 | 第46-47页 |
·制定行政程序法典同时赋予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的独立地位 | 第47-49页 |
·增加违反正当行政程序的归责原则 | 第49-50页 |
·对已有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实现形式的完善 | 第50-53页 |
·对无效方式适当的限制 | 第50页 |
·撤销的适用情形及限制 | 第50-52页 |
·对确认违法法律责任形式的完善 | 第52-53页 |
·责令履行职责及其适用条件 | 第53页 |
·增加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的责任形式 | 第53-56页 |
·补正 | 第53-54页 |
·转换 | 第54页 |
·更正 | 第54-55页 |
·追认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