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1页 |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 艾滋病的中医药研治现状与思考 | 第11-28页 |
| 下篇 临床研究 | 第28-50页 |
| 前言 | 第28-30页 |
| 广安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HIV/AIDS患者的临床研究 | 第30-50页 |
| 1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 ·总体研究设计 | 第30页 |
| ·病例选择 | 第30-31页 |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30页 |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30页 |
| ·纳入标准 | 第30页 |
| ·排除标准: | 第30-31页 |
|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及中止试验 | 第31页 |
| ·治疗方案 | 第31页 |
| ·伦理 | 第31页 |
| ·免疫功能检测方法 | 第31-32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32页 |
| ·疗效评价指标 | 第32页 |
| 2 研究资料 | 第32-34页 |
| ·受试者一般资料 | 第32-33页 |
| ·两组患者疗前生化指标及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总分 | 第33-34页 |
| ·两组疗前免疫功能比较 | 第34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2页 |
| ·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 | 第34-35页 |
| ·患者体重变化 | 第35页 |
| ·临床症状积分及免疫功能变化 | 第35-41页 |
| ·组内比较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变化 | 第35-38页 |
| ·组内免疫功能及症状总积分分析 | 第38-39页 |
| ·组间比较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变化 | 第39-40页 |
| ·组间免疫功能及症状总积分分析 | 第40-41页 |
| ·两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 第41-42页 |
| ·患者临床症状总分及改善率变化 | 第41-42页 |
| ·两组疗后生化指标比较 | 第42页 |
| ·观察期间合并用药 | 第42页 |
| 4 讨论 | 第42-46页 |
| ·中医对HIV/AIDS的认识 | 第43页 |
| ·广安胶囊的主要药物及功效 | 第43-44页 |
| ·疗效分析 | 第44-46页 |
| ·对机体免疫功能疗效分析 | 第44-45页 |
| ·对症状治疗疗效分析 | 第45-46页 |
| ·不良反应 | 第46页 |
| ·存在问题 | 第46页 |
| 5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附件 399例成人HIV/AIDS患者中医治疗回顾性研究 | 第50-58页 |
| 1.材料 | 第50页 |
| 2.分析方法 | 第50-51页 |
| 3.结果 | 第51-54页 |
| 4.讨论 | 第54-56页 |
| 5.结论 | 第56-58页 |
| 结语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