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人格学说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2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23-42页 |
第一节 我国法人人格问题的研究简述 | 第23-37页 |
一、对传统法人人格理论的认识 | 第25-26页 |
二、法人人格研究的视界 | 第26-28页 |
三、法人人格研究的旨趣 | 第28-30页 |
四、法人人格研究的主要进路 | 第30-32页 |
五、民法学界对于团体功能的总体认识 | 第32-37页 |
第二节 文章宗旨及框架 | 第37-38页 |
一、本文宗旨及意义 | 第37页 |
二、文章结构与框架 | 第37-38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术语界定 | 第38-4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二、术语界定 | 第39-42页 |
第二章 古罗马及中世纪的法人人格观念 | 第42-59页 |
第一节 罗马法中的法人人格观念 | 第42-51页 |
第二节 中世纪的法人人格观念 | 第51-59页 |
一、注释法学派与评注法学派的法人人格观念 | 第51-54页 |
二、教会法的法人人格观念及其引发的争论 | 第54-59页 |
第三章 拟制说 | 第59-119页 |
第一节 特许说 | 第59-72页 |
一、特许制度 | 第60-65页 |
二、特许说 | 第65-67页 |
三、简评 | 第67-72页 |
第二节 萨维尼的拟制说 | 第72-97页 |
一、萨维尼的“前见” | 第73-79页 |
二、拟制说 | 第79-85页 |
三、代表说 | 第85-88页 |
四、拟制说与特许说的关系 | 第88-89页 |
五、反思 | 第89-92页 |
六、拟制说之流变及影响 | 第92-97页 |
第三节 拟制说的其他变体—“否认说” | 第97-119页 |
一、目的财产说 | 第98-100页 |
二、管理者主体说 | 第100-102页 |
三、受益人主体说 | 第102-119页 |
第四章 实在说 | 第119-168页 |
第一节 基尔克法人人格学说—有机体说 | 第120-149页 |
一、导论 | 第120-124页 |
二、有机体说 | 第124-133页 |
三、机构说 | 第133-136页 |
四、基尔克与萨维尼的法人人格理论之异同 | 第136-138页 |
五、评价 | 第138-147页 |
六、反思 | 第147-149页 |
第二节 组织体说 | 第149-168页 |
一、组织体说产生的法律实践及学术背景 | 第150-158页 |
二、权利及权利主体 | 第158-160页 |
三、组织体说的法社会学展开 | 第160-163页 |
四、组织体说的法律展开 | 第163-166页 |
五、简评 | 第166-16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68-181页 |
一、法人人格论争再回顾 | 第168-172页 |
二、法人人格学说之启示 | 第172-175页 |
三、法人及法人人格再析分 | 第175-178页 |
四、我国法人制度之评判 | 第178-179页 |
五、立法建议 | 第179-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95页 |
后记 | 第195-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