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力学论文--力学中的数学方法论文

面向对象的土体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设计与实现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1 绪论第9-15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非线性有限元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第10-11页
     ·面向对象方法应用于岩土工程的研究现状第11页
     ·岩土塑性理论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第11-13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3-15页
     ·研究目的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2 土的本构模型第15-31页
   ·岩土类材料的基本力学特性第15页
   ·岩土本构模型的建立第15-16页
   ·Duncan-Chang 模型第16-20页
     ·模型简介第16-20页
     ·模型优缺点及局限性第20页
   ·土的弹塑性模型第20-30页
     ·弹塑性增量理论的一般表达式第20-22页
     ·Drucker-Prager 模型第22-24页
     ·修正剑桥模型第24-28页
     ·Lade 双屈服面模型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第31-43页
   ·面向对象的概念第31-33页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第31-32页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特征第32-33页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第33页
   ·程序平台的基本框架第33-34页
   ·程序的类第34-43页
     ·非线性方法类(F_EPlastic 类)第34-35页
     ·八结点六面体单元类(E_Soild8 类)第35-37页
     ·八结点六面体塑性材料类(M_Soild8P 类)第37-38页
     ·模板链表类(List 类)第38-39页
     ·张量类(Tensor 类)第39页
     ·非对称矩阵的存储第39-43页
4 非线性分析的实现第43-63页
   ·本构模型的实现第43-44页
     ·模型的选取第43页
     ·模型的调用第43-44页
     ·模型的实现第44页
   ·弹塑性矩阵的求解第44-47页
   ·非线性求解第47-54页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实现第47-48页
     ·改进欧拉法第48-50页
     ·增量牛顿迭代法第50-54页
     ·两种方法比较第54页
     ·迭代收敛准则第54页
   ·应力应变值的计算第54-61页
     ·高斯点应力应变值求解第55-58页
     ·岩土类材料的屈服条件第58-59页
     ·屈服准则判断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5 算例计算及结果分析第63-71页
   ·程序介绍第63页
   ·算例分析第63-71页
     ·算例说明第63-64页
     ·本文程序计算第64-66页
     ·ANSYS 计算第66页
     ·不考虑筏板刚度影响第66-68页
     ·考虑筏板刚度影响第68-69页
     ·三种屈服准则的比较第69-7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71页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第79-95页
 附录A第79-80页
 附录B 部分源程序第80-92页
 附录C 高斯点应力计算结果对比第92-94页
 附录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94-95页
独创性声明第95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人公司股东责任问题研究
下一篇:植酸酶基因工程菌E-22的发酵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