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猪白细胞介素2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及活性测定

摘要第1-4页
SUMMARY第4-9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9-27页
 第一章 白细胞介素2 的研究概况第9-20页
  1 分类和理化特性第10页
  2 IL-2 基因克隆第10-11页
  3 结构与功能第11-12页
  4 生物学活性第12页
  5 受体第12-14页
  6 应用第14-16页
   ·作为免疫治疗剂使用第14页
   ·构建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第14-15页
   ·作为免疫增强剂使用第15页
   ·临床治疗第15-16页
     ·IL-2 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第15-16页
     ·IL-2 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第16页
     ·IL-2 用于镇痛第16页
     ·IL-2 的其它临床应用第16页
   ·疾病诊断指标第16页
  参考文献第16-20页
 第二章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研究进展第20-27页
  1. 巴斯德毕赤酵母菌株第20-21页
  2. Pichia pastoris表达载第21-22页
   ·启动子第21页
   ·选择标记第21页
   ·信号肽序列第21页
   ·表达载体的种类第21-22页
  3. 基因整合第22页
  4. 重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第22页
  5. 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第22-24页
   ·外源基因自身的特性第22-23页
   ·表达框染色体整合位点第23页
   ·宿主菌的甲醇利用表型第23页
   ·基因剂量第23页
   ·分泌信号第23页
   ·发酵系统培养第23-24页
   ·产物稳定性第24页
  6. 结语第24页
  参考文献第24-27页
第二篇 研究报告第27-43页
 猪白细胞介素2 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及活性测定第27-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9-35页
   ·材料第29页
     ·实验动物及实验用载体、宿主菌第29页
     ·酶和试剂第29页
     ·主要仪器第29页
   ·引物设计第29-30页
     ·PoIL-2 基因扩增引物第29页
     ·PoIL-2 成熟蛋白基因片段扩增引物第29-30页
   ·方法第30-35页
     ·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第30页
     ·猪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 的提取第30页
     ·PoIL-2 cDNA 的克隆与测序第30-32页
       ·PoIL-2 cDNA 第一条链的合成第30页
       ·PoIL-2 cDNA 双链的获得第30页
       ·PCR 产物的回收第30-31页
       ·PCR 产物与pMD18-T 载体的连接第31页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1页
       ·将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第31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31-32页
     ·PoIL-2 成熟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2页
       ·PoIL-2 成熟蛋白基因片段的扩增第32页
       ·表达载体与目的 DNA 片段的连接第32页
       ·重组表达载体的宿主菌转化第32页
       ·重组表达载体的鉴定第32页
     ·重组表达载体电转化酵母菌第32-33页
       ·重组表达载体的制备第32-33页
       ·重组表达载体的线性化第33页
       ·感受态酵母细胞的制备第33页
       ·重组表达载体的酵母菌电转化第33页
     ·重组酵母菌株的筛选第33-34页
       ·重组酵母菌PCR鉴定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33-34页
       ·重组酵母菌株的PCR 筛选第34页
       ·重组酵母菌株生长表型的鉴定第34页
     ·重组酵母菌的诱导表达及其表达产物鉴定第34-35页
       ·重组酵母菌的诱导表达第34页
       ·表达产物的 SDS-PAGE 鉴定第34-35页
     ·重组猪IL-2 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第35页
       ·重组酵母菌表达产物的初步处理第35页
       ·猪淋巴细胞应答细胞的制备第35页
       ·重组猪白细胞介素2 对猪淋巴细胞的活性测定第35页
  2 结果第35-38页
   ·猪白细胞介素2 基因的扩增结果第35-36页
   ·阳性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36页
   ·阳性重组质粒的测序结果比较第36页
   ·猪白细胞介素2 成熟蛋白基因片段的扩增结果第36页
   ·重组表达载体的鉴定第36页
   ·阳性重组酵母菌株的鉴定第36-37页
   ·阳性工程菌的诱导表达第37页
   ·重组猪IL-2的生物学活性第37-38页
  3 讨论第38-40页
  4 结论第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附录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作者简介第45-46页
导师简介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创新系统的动态模型设计及实证研究
下一篇:等效折射率法分析等效双包层光子晶体光纤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