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7页 |
·论文的写作背景 | 第13-16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7-22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7-20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20-22页 |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论文的总体思路 | 第22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5-27页 |
第2章 论文相关基础理论 | 第27-37页 |
·教育学理论 | 第27-29页 |
·主体教育理论 | 第27-28页 |
·个性教育理论 | 第28页 |
·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 第28-29页 |
·教育经济学理论 | 第29-32页 |
·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理论 | 第29-30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30-32页 |
·管理学理论 | 第32-35页 |
·人本管理思想 | 第32-33页 |
·战略管理理论 | 第33-3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第37-58页 |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 第37-43页 |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 第37-39页 |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特色 | 第39-43页 |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 第43-51页 |
·研究生教育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 第43-48页 |
·研究生教育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 第48-51页 |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 第51-56页 |
·研究生教育体制不完善 | 第51-52页 |
·研究生教育结构有所失衡 | 第52-53页 |
·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第53-55页 |
·研究生教育师资力量亟待改善 | 第55-56页 |
·研究生教育国际竞争力弱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 | 第58-80页 |
·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系统的特征分析 | 第58-59页 |
·组织松散型的特点 | 第58页 |
·学术自治的特点 | 第58-59页 |
·封闭与开放相统一的特点 | 第59页 |
·国外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 第59-68页 |
·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 第60-62页 |
·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 第62-63页 |
·德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 第63-65页 |
·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 第65-67页 |
·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启示 | 第67-68页 |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地区差异比较研究 | 第68-76页 |
·研究生教育规模状况比较分析 | 第68-69页 |
·研究生培养状况比较分析 | 第69-76页 |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重点 | 第76-79页 |
·建立科学的政府管理体制 | 第77页 |
·建立自主的学位授予单位办学体制 | 第77-78页 |
·建立积极的社会参与机制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研究 | 第80-95页 |
·评价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目的 | 第80-81页 |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评价系统 | 第81-92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81-82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82-87页 |
·系统模型的构建 | 第87-88页 |
·系统模型主要影响因素的权重确定 | 第88-92页 |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 | 第92-94页 |
·评价模型的计算步骤 | 第92-93页 |
·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6章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及结构分析 | 第95-117页 |
·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预测 | 第95-106页 |
·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预测的指标选择 | 第95页 |
·预测模型的数据采集及计算流程 | 第95-97页 |
·预测模型的应用 | 第97-106页 |
·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结构分析 | 第106-116页 |
·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学科结构 | 第106-111页 |
·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层次结构 | 第111-114页 |
·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区域结构 | 第114-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7章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分析 | 第117-128页 |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运行环境要素 | 第117-119页 |
·外部运行环境 | 第117-118页 |
·内部运行环境 | 第118-119页 |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的价值取向分析 | 第119-123页 |
·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 | 第119-121页 |
·均衡式发展与非均衡式发展 | 第121-122页 |
·渐进式发展与突破式发展 | 第122-123页 |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方式 | 第123-125页 |
·规范化与多样化 | 第123-124页 |
·自主性与指导性 | 第124-125页 |
·专业性与跨学科性 | 第125页 |
·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保障条件 | 第125-127页 |
·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 | 第125-126页 |
·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质量保障 | 第126页 |
·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环境和物质条件保障 | 第126-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8章 促进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对策 | 第128-147页 |
·建设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 第128-130页 |
·加大研究生教育立法工作 | 第128-129页 |
·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 第129-130页 |
·加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 | 第130页 |
·改革与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 | 第130-136页 |
·改革办学自主权 | 第131-134页 |
·改革学位授权制度 | 第134-135页 |
·对研究生教育进行结构性调整 | 第135-136页 |
·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 | 第136-140页 |
·调整培养层次 | 第137-138页 |
·增强学制的弹性 | 第138页 |
·确保培养质量 | 第138-139页 |
·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制度 | 第139-140页 |
·加大对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力度 | 第140-144页 |
·优化办学层次 | 第140-141页 |
·努力建设研究型大学 | 第141-142页 |
·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 | 第142-143页 |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 第143-144页 |
·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国际化 | 第144-146页 |
·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145页 |
·增强研究生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 第145-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47页 |
结论 | 第147-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9-160页 |
致谢 | 第160-161页 |
个人简历 | 第161-162页 |
附录 | 第162-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