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9页 |
前言 | 第9-20页 |
第一章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研究基本范畴的界定 | 第20-35页 |
·基本范畴的界定 | 第20-32页 |
·邮电管理体制与通信管理体制 | 第20-21页 |
·管制、规制及电信行业管制 | 第21-28页 |
·竞争与电信业竞争模式 | 第28-32页 |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研究基本范畴的确立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 第32-35页 |
第二章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 第35-60页 |
·马克思的竞争理论 | 第35-43页 |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体现 | 第35-36页 |
·竞争的动态运动过程以及技术进步对其的影响 | 第36-37页 |
·资本主义竞争的范围及领域 | 第37-38页 |
·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法则 | 第38-40页 |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 第40-42页 |
·竞争是一个以当事人的盲目活动为基础的自然规律 | 第42-43页 |
·西方经济学竞争理论 | 第43-54页 |
·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 | 第43-46页 |
·关于竞争的前沿理论 | 第46-54页 |
·电信业放松管制的理论基础 | 第54-56页 |
·管制的利益集团理论与管制俘虏理论 | 第54-55页 |
·管制失灵与放松管制理论 | 第55-56页 |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的理论思考 | 第56-60页 |
·马克思竞争理论为中国电信业的竞争确立了基本原则 | 第57-58页 |
·西方经济学的竞争理论为中国电信业竞争策略提供了制定依据 | 第58-60页 |
第三章 中国电信业现行竞争模式分析 | 第60-79页 |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与体制形成 | 第60-64页 |
·计划经济时期电信业管理体制 | 第60-61页 |
·改革开放初期的电信管理体制 | 第61-62页 |
·年代初期开始的中国电信业的深刻变革 | 第62-64页 |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现状 | 第64-70页 |
·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 第65页 |
·基础业务的市场准入管制严格 | 第65-70页 |
·异质竞争成为电信竞争的重要内容 | 第70页 |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分析 | 第70-79页 |
·存在问题 | 第70-72页 |
·产生原因分析 | 第72-79页 |
第四章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电信业竞争模式考察与借鉴 | 第79-112页 |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电信业竞争模式考察 | 第79-90页 |
·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为目的的美国模式 | 第79-82页 |
·以提高企业效率为核心的英国模式 | 第82-87页 |
·以防止竞争非效率为主题的日本模式 | 第87-90页 |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电信业竞争模式分析 | 第90-99页 |
·在改革中不断寻求适合的竞争模式 | 第90-91页 |
·全球电信体制改革的总体进程是放松管制、鼓励和加强竞争并依靠市场力量融合 | 第91-95页 |
·警惕既得利益胶着缠住电信市场的开放 | 第95-99页 |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电信业竞争模式启示与借鉴 | 第99-112页 |
·电信业进一步开放竞争势在必行,但要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 第99-103页 |
·全业务经营是大势所趋 | 第103-104页 |
·避免电信业的重复建设,实现有效竞争 | 第104-106页 |
·大刀阔斧地进行管制改革 | 第106-112页 |
第五章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设计 | 第112-140页 |
·模式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112-116页 |
·行业特性 | 第112-113页 |
·市场结构 | 第113-114页 |
·消费者权益 | 第114-115页 |
·竞争环境 | 第115-116页 |
·竞合模式的选择 | 第116-125页 |
·竞合模式的含义 | 第116-119页 |
·竞合模式的特征 | 第119-123页 |
·竞合模式选择的必然性 | 第123-125页 |
·竞合模式的制度安排 | 第125-134页 |
·政府管制 | 第125-126页 |
·产权制度 | 第126-128页 |
·管理制度 | 第128-129页 |
·科技创新制度 | 第129-134页 |
·选择竞合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134-140页 |
·通过基础业务合作提高电信企业的规模效益 | 第134-135页 |
·通过增值业务的竞争提高电信市场的运行效率 | 第135-136页 |
·通过资源共享降低电信企业的运营成本 | 第136-137页 |
·通过非对称性管制优化电信行业的市场结构 | 第137-138页 |
·通过电信企业间的竞合促使产业链共同繁荣 | 第138-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6-147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147-151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151-157页 |
致谢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