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前言 | 第8-18页 |
| 第一章 新经济政策: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第18-24页 |
|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分析 | 第18-19页 |
|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原因分析 | 第19-20页 |
|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探讨 | 第20-22页 |
| ·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研究的意义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改革开放: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第24-30页 |
|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背景分析 | 第24-25页 |
|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原因分析 | 第25页 |
|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内容探讨 | 第25-29页 |
| ·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研究的意义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新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之相同点比较 | 第30-46页 |
| ·共同的研究课题 | 第30-32页 |
| ·如何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 第30-31页 |
| ·如何摆脱高度集中体制的束缚 | 第31-32页 |
| ·共同的思想基础 | 第32-35页 |
|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 | 第32-33页 |
| ·坚持从实践出发,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 第33-35页 |
| ·共同的改革思路 | 第35-39页 |
| ·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推动改革进程 | 第35-37页 |
| ·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第37-39页 |
| ·迂回地过渡,渐进地走向社会主义目标 | 第39页 |
| ·共同的改革举措 | 第39-46页 |
| ·提高社会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第40-41页 |
|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 第41-43页 |
|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重视加强执政党建设 | 第43-46页 |
| 第四章 “新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之不同点比较 | 第46-58页 |
| ·认识程度不同 | 第46-50页 |
|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第46-48页 |
|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 第48-49页 |
| ·对系统改革的认识 | 第49-50页 |
| ·实践目标不同 | 第50-52页 |
| ·关于实行对外开放的实践 | 第50-51页 |
| ·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实践 | 第51-52页 |
| ·实践深度不同 | 第52-55页 |
| ·关于农村改革的实践 | 第53-54页 |
| ·关于文化建设的实践 | 第54-55页 |
| ·实践结果不同 | 第55-58页 |
| ·关于政策的连续性 | 第55-56页 |
| ·关于改革的实效性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新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比较之启示 | 第58-65页 |
| ·正确认识国情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 | 第58-59页 |
| ·社会主义不断进行改革应遵循渐进式原则 | 第59-61页 |
| ·社会主义应利用市场与国际经验发展经济 | 第61-62页 |
| ·社会主义应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党的建设 | 第62-64页 |
| ·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实现人民利益 | 第64-65页 |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