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3页 |
·狂犬病流行概况 | 第14-15页 |
·狂犬病毒分类 | 第15-17页 |
·狂犬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 第17-27页 |
·狂犬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第27-30页 |
·狂犬病的防制 | 第30-32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2-33页 |
第二章 狂犬病野毒株DRV、MRV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 第33-57页 |
·引言 | 第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狂犬病毒核酸RT-PCR检测 | 第48页 |
·反向PCR方法扩增基因组3’末端 | 第48页 |
·基因组5’末端扩增基因片段 | 第48页 |
·普通PCR方法扩增基因组5’末端和3’末端中间各基因片段 | 第48-51页 |
·狂犬病毒核酸RT-PCR检测产物测序结果 | 第51-52页 |
·DRV、MRV两个毒株全基因组序列拼接结果 | 第52页 |
·讨论 | 第52-55页 |
·关于狂犬病毒RT-PCR检测方法 | 第52-53页 |
·关于引物设计 | 第53-54页 |
·关于末端测序 | 第54页 |
·如何保证所测定序列的准确性 | 第54-55页 |
·关于DRV和MRV株全基因组序列 | 第55页 |
·本研究结果的应用前景 | 第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三章 狂犬病野毒株DRV、MRV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比较 | 第57-96页 |
·引言 | 第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91页 |
·全基因组组成及各基因长度比较 | 第59-60页 |
·先导RNA序列碱基组成特点 | 第60-61页 |
·基因间隔序列分析比较 | 第61-63页 |
·基因非编码区碱基组成特点及变异分析 | 第63-71页 |
·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分析 | 第71-74页 |
·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74-91页 |
·讨论 | 第91-94页 |
·狂犬病毒基因组结构变异特点 | 第91页 |
·基因组间隔序列变异特点 | 第91-92页 |
·基因3’端非编码区序列变异特点 | 第92-93页 |
·基因5’端非编码区序列变异特点 | 第93页 |
·基因主要功能位点的变异 | 第93-94页 |
·小结 | 第94-96页 |
第四章 狂犬病野毒株DRV、MRV全基因组分子进化研究 | 第96-112页 |
·引言 | 第9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6-10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8页 |
·N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 | 第100-103页 |
·NS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 | 第103页 |
·M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 | 第103-105页 |
·G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 | 第105-107页 |
·L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 | 第107-108页 |
·G-L基因间隔的分子进化研究 | 第108页 |
·讨论 | 第108-111页 |
·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6页 |
附录 | 第126-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个人简介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