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 ·概述 | 第7-9页 |
| ·加劲桥面板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 ·工程背景和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工程背景 | 第11-12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2章 纵向加劲桥面板模型试验 | 第14-25页 |
| ·模型试验的目的 | 第14页 |
| ·试验模型介绍 | 第14-18页 |
| ·试验工况与测点布置 | 第18-22页 |
| ·节段模型试验 | 第22-25页 |
| 第3章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25-43页 |
| ·边箱之间桥面板在布置加劲肋前后受力的改变情况分析 | 第26-32页 |
| ·边箱间桥面板纵向(z 向)内力沿z 向的变化分析 | 第26-29页 |
| ·边箱间桥面板横向(x 向)内力沿x 向的变化分析 | 第29-32页 |
| ·布置加劲肋后,边箱间桥面板纵横向应变的比较 | 第32页 |
| ·加劲肋对边箱桥面板受力的影响 | 第32-38页 |
| ·边箱桥面板纵向(z 向)内力的变化 | 第32-35页 |
| ·边箱桥面板横向(x 向)内力的变化 | 第35-38页 |
| ·布置加劲肋后荷载作用的影响范围 | 第38-42页 |
| ·边箱桥面板荷载作用的影响范围 | 第38-40页 |
| ·边箱间桥面板荷载作用的影响范围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模型空间有限元分析 | 第43-67页 |
| ·模型的空间有限元分析 | 第43-59页 |
| ·节段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3-46页 |
| ·边箱间桥面板的有限元分析 | 第46-54页 |
| ·边箱桥面板的有限元分析 | 第54-59页 |
| ·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第59-66页 |
| ·挠度分析 | 第59-61页 |
| ·边箱间桥面板的应变分析比较 | 第61-64页 |
| ·边箱桥面板的应变分析比较 | 第64-66页 |
| ·对比结论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5章 纵向加劲肋对桥面板受力的敏感性分析 | 第67-87页 |
| ·薄板理论分析 | 第67-69页 |
| ·弹性薄板小挠度理论 | 第67页 |
| ·比拟正交异性板理论 | 第67-69页 |
| ·加劲肋尺寸变化对桥面板受力的影响 | 第69-80页 |
| ·加劲肋尺寸变化对沿桥面板纵向(z 向)内力的影响 | 第70-75页 |
| ·加劲肋尺寸变化对沿桥面板横向(x 向)内力的影响 | 第75-78页 |
| ·加劲肋尺寸变化对荷载分布范围的影响 | 第78-80页 |
| ·加劲肋位置变化对桥面板受力的影响 | 第80-85页 |
| ·加劲肋位置变化对沿桥面板纵向(z 向)内力的影响 | 第81-84页 |
| ·加劲肋位置变化对沿桥面板横向(x 向)内力的影响 | 第84-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第6章 纵向加劲桥面板的简化计算方法研究 | 第87-97页 |
| ·桥面板纵、横向控制截面的弯矩分析 | 第87-90页 |
| ·跨中截面的弯矩估算方法 | 第90-93页 |
| ·四边简支双向板在局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估算 | 第90-92页 |
| ·纵向(z 向)跨中弯矩的修正 | 第92-93页 |
| ·横向(x 向)跨中弯矩的修正 | 第93页 |
| ·支承处截面的弯矩估算方法 | 第93-96页 |
| ·荷载沿桥面板纵横方向的分配 | 第93-94页 |
| ·沿纵向(z 向)横隔板支承处的反弯矩估算 | 第94-95页 |
| ·沿横向(x 向)加劲肋支承处的反弯矩估算 | 第95-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 结论 | 第97-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