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分子遗传学论文

基因效应与信号转导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原创性声明第1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4-9页
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前言第15-17页
上篇 基因效应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第17-107页
 第一章 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与分析第17-33页
  1. 参数估计方法第19-24页
   ·均值-方差分析法第19-21页
   ·矩法-最大似然法第21-23页
   ·回归分析法第23-24页
  2. 动物生长发育的系统学第24-27页
   ·动物生长发育的系统学描述第24-25页
   ·动物生长发育的规律第25-26页
   ·动物的生长模型第26-27页
  3. 关于动物 QTL作图与参数估计的再探讨第27-30页
   ·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主基因的时序表达第27-28页
   ·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数量性状的参数估计第28-29页
   ·动物数量性状的参数估计的可靠性第29页
   ·分子网络水平分析数量性状的可能性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3页
 第二章 加性基因效应与分子标记回归方程的关系第33-51页
  1 加性效应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及规范化数学转化第35-36页
   ·加性效应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模型第35页
   ·加性效应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标记资料规范化数学转化第35-36页
  2 分子标记二次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回归方程的配置第36-40页
   ·一般加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分子标记回归模型的建立第36页
   ·表型值资料的计算与获取第36-37页
   ·二次回归方程的配置第37-40页
  3 计算机模拟第40-42页
   ·计算机模拟中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作用类型与表型值的获得第40-41页
   ·标记资料的选取与模拟方法第41-42页
  4 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2-47页
   ·等作用加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2-44页
   ·主要加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4-45页
   ·一般加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5 讨论第47-49页
   ·关于分子标记资料的数据化第47页
   ·关于分子标记回归模型的在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可能应用第47-48页
   ·关于分子标记回归模型的在育种仿真中的可能应用第48-49页
   ·关于分子标记回归模型在 DNA片段的诠释中的可能应用第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第三章 显性基因作用差与分子标记回归方程的关系第51-69页
  1 显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及规范化数学转化第53-54页
   ·显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模型第53页
   ·显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标记资料规范化数学转化第53-54页
  2 分子标记二次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回归方程的配置第54-58页
   ·一般显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分子标记回归模型的建立第54页
   ·表型值资料的计算与获取第54-55页
   ·二次回归方程的配置第55-58页
  3 计算机模拟第58-60页
   ·计算机模拟中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作用类型与表型值的获得第58-59页
   ·标记资料的选取与模拟方法第59-60页
  4 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60-64页
   ·多座位等作用显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60-61页
   ·多座位主作用显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61-63页
   ·一般加胜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63-64页
  5 讨论第64-65页
  6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第四章 超显性基因作用与分子标记回归方程的关系第69-87页
  1 超显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及规范化数学转化第71页
   ·超显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模型第71页
   ·超显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标记资料的规范化数学转化第71页
  2 分子标记二次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回归方程的配置第71-76页
   ·一般超显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分子标记回归模型的建立第71-72页
   ·表型值资料的计算与获取第72-73页
   ·二次回归方程的配置第73-76页
  3 计算机模拟第76-78页
   ·计算机模拟中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作用类型与表型值的获得第76-78页
   ·标记资料的选取与模拟方法第78页
  4 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78-83页
   ·等作用等超显性系数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78-80页
   ·主超显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80-81页
   ·一般超显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81-83页
  5 讨论第83-84页
   ·关于超显性系数的估计第83页
   ·关于超显性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第83页
   ·关于超显性系数的应用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第五章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类型、作用与分子标记回归方程的关系第87-105页
  1 一般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及规范化数学转化第89页
   ·数量性状遗传模型第89页
   ·一般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标记资料规范化数学转化第89页
  2 分子标记二次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回归方程的配置第89-95页
   ·一般数量性状分子标记回归模型的建立第89-90页
   ·表型值资料的计算与获取第90-91页
   ·二次回归方程的配置第91-95页
  3 计算机模拟第95-97页
   ·计算机模拟中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作用类型与表型值的获得第95-96页
   ·标记资料的选取与模拟方法第96-97页
  4 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97-101页
   ·同类基因座位具有相同基因效应的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97-98页
   ·三种主要类型多基因座位控制的数量性状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98-99页
   ·一般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99-101页
  5 讨论第101-103页
   ·关于基因的作用和类型第101页
   ·关于二次回归方法的应用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5页
 上篇总结第105-107页
下篇 信号转导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第107-213页
 第一章 分子网络图论分析研究进展第107-127页
  1. 图论的基本概念及其与分子生物学的关系第108-109页
  2. 图论在分子网络研究中的应用第109-122页
   ·图论在蛋白质互作研究中的应用第109-111页
   ·图论在信号转导调控网络研究中的应用第111-112页
   ·图论在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研究中的应用第112-119页
   ·图论在物质代谢网络研究中的应用第119-120页
   ·图论在高级调节网络系统研究中的尝试第120-122页
  3 结束语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7页
 第二章 FOXO蛋白研究进展第127-145页
  1. FOXO相关信号转导概述第128-130页
  2. FOXO在细胞分化与增殖中的功能第130-131页
  3. FOXO在动物生长发育中的功能第131-133页
  4. FOXO在生物代谢中的功能第133-135页
  5. FOXO在生物免疫中的功能第135-136页
  6. FOXO在动物繁殖中的功能第136-138页
  7. FOXO在动物抗衰老中的功能第138-139页
  8. 结束语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5页
 第三章 分子网络图论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在FOXO相关分子调控网络研究中的应用第145-191页
  1. 分子网络图论模型的建立第147-148页
   ·分子实体与分子实体间的关系第147页
   ·分子网络图第147-148页
   ·传递闭包第148页
  2. 研究方法第148-149页
   ·分子网络的生成第148-149页
   ·综合邻接矩阵的获得第149页
   ·连通关系的分析第149页
  3 研究结果第149-186页
   ·不同资料来源的FOXO相关原始分子调控网络图及其邻接矩阵第149-168页
   ·FOXO相关分子调控网络综合邻接矩阵第168-176页
   ·FOXO相关分子调控网络的可达性第176-181页
   ·FOXO相关分子调控网络的“对话”第181-185页
   ·FSH/雌激素和NO/cGMP对FOXO的调节作用信号转导图第185-186页
  4 讨论第186-188页
   ·构建信号调控网络第187页
   ·研究分子信号转导间的“对话”第187页
   ·分子调控网络的保守性分析第187-188页
  参考文献第188-191页
 第四章 大鼠卵巢及其颗粒细胞中生殖激素/NO对FoxO1基因表达的调节第191-211页
  1 前言第193-19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4-196页
   ·激素与试剂第194页
   ·实验动物实验设计第194-195页
   ·免疫组化分析第195-196页
   ·细胞培养第196页
   ·免疫印迹分析第196页
   ·数据处理第19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96-205页
   ·E2对大鼠卵巢细胞中FoxO1蛋白水平的影响第196-199页
   ·促性腺激素在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化过程中对pFoxO1水平的影响第199-200页
   ·FSH对培养颗粒细胞中FoxO1蛋白水平的影响第200-203页
   ·FSH对培养颗粒细胞中FoxO1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第203页
   ·NO/cGMP和LY294002对培养颗粒细胞FoxO1蛋白水平的影响第203-205页
  4. 讨论第205-206页
  参考文献第206-211页
 下篇总结第211-213页
全文结论第213-214页
附录 1 FOXO相关的主要分子缩写及其全称第214-217页
附录 2 分子网络分析SAS分析程序第217-235页
致谢第235-23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37-238页

论文共2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压传动式软发射原理与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RCP的GIS与电子政务集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