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7页 |
| ·磷脂简介 | 第12-21页 |
| ·磷脂的分布 | 第12-13页 |
| ·磷脂的结构组成 | 第13-15页 |
| ·磷脂的性质 | 第15-18页 |
| ·磷脂的应用 | 第18-21页 |
| ·磷脂的精制和高卵磷脂含量粉状磷脂的制备 | 第21-33页 |
| ·磷脂的精制 | 第22-25页 |
| ·高卵磷脂含量粉状磷脂的制备 | 第25-31页 |
| ·磷脂的检测分析 | 第31-33页 |
| ·磷脂研究的国内外概况 | 第33-37页 |
| ·国内外磷脂生产概况 | 第33-34页 |
| ·国内外磷脂研究概况 | 第34-37页 |
| 第二章 大豆浓缩磷脂中提取粉状磷脂的研究 | 第37-54页 |
| ·概论 | 第37-38页 |
| ·原料、试剂和仪器 | 第38-40页 |
| ·原料 | 第38-39页 |
| ·试剂 | 第39页 |
| ·仪器 | 第39-40页 |
| ·工艺流程图 | 第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 ·检测分析 | 第41-45页 |
| ·乙醚不溶物的测定 | 第41页 |
| ·丙酮不溶物(AI)的测定 | 第41-42页 |
| ·产品中微量水的测定 | 第42-43页 |
| ·产品中丙酮残余量的分析 | 第43页 |
| ·产品中酸值的测定 | 第43-44页 |
| ·产品过氧化值的测定 | 第44页 |
| ·产品中碘值的测定 | 第44-45页 |
| ·微量元素的指标按国家标准测定方法测定 | 第45页 |
| ·实验内容 | 第45-47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45页 |
| ·正交实验 | 第45-46页 |
| ·平行实验 | 第46页 |
| ·超声波辅助萃取与传统实验技术的对比实验 | 第46-47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53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47-51页 |
| ·正交实验 | 第51页 |
| ·平行实验 | 第51-52页 |
| ·超声波辅助萃取与传统实验技术的对比实验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三章 以大豆浓缩磷脂为原料提取高卵磷脂含量粉状磷脂的研究 | 第54-73页 |
| ·概论 | 第54-55页 |
| ·原料、试剂和仪器 | 第55-56页 |
| ·原料 | 第55页 |
| ·试剂 | 第55-56页 |
| ·仪器 | 第56页 |
| ·工艺流程图 | 第56-59页 |
|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 ·检测分析 | 第59-62页 |
| ·产品中 PC的定性测定 | 第59页 |
| ·产品中 PC的定量测定 | 第59-62页 |
| ·产品中微量水的测定 | 第62页 |
| ·产品中丙酮残余量的分析 | 第62页 |
| ·产品中酸值的测定 | 第62页 |
| ·产品过氧化值的测定 | 第62页 |
| ·产品中碘值的测定 | 第62页 |
| ·微量元素的指标按国家标准测定方法测定 | 第62页 |
| ·实验内容 | 第62-65页 |
| ·原料的选择 | 第63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63-64页 |
| ·正交实验 | 第64页 |
| ·平行实验 | 第64-6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5-72页 |
| ·原料的选择 | 第65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65-70页 |
| ·正交实验 | 第70-71页 |
| ·平行实验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附录 | 第80-83页 |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