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现阶段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法评标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9-10页 |
第2章 无标底招标的理论基础和模式研究 | 第10-24页 |
·建筑招投标的理论基础 | 第10-15页 |
·招投标与完全竞争市场模型 | 第10-12页 |
·招投标与拍卖、博弈 | 第12-14页 |
·招投标在工程实践中的复杂性 | 第14-15页 |
·无标底招标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无标底招标的现实基础 | 第17-24页 |
·有标底招标 | 第17-18页 |
·工程量清单的实施为无标底招标提供了基础 | 第18-19页 |
·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先进经验 | 第19-20页 |
·我国的无标底招标 | 第20-24页 |
第3章 合理低价法评标研究 | 第24-33页 |
·合理低价法评标的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合理低价法评标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合理低价法评标的现实基础 | 第25-2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合理低价法评标的应用 | 第27-33页 |
·确定合理低价标准的参考要素 | 第27-28页 |
·合理低价法的评标原理及模型 | 第28-33页 |
第4章 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法评标的工程实例 | 第33-40页 |
·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法评标过程 | 第33-34页 |
·综合评分法的优点 | 第34-38页 |
·综合评分法注意的问题 | 第38-40页 |
第5章 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法评标的风险及完善 | 第40-62页 |
·无标底招标的风险 | 第40-42页 |
·串标 | 第42-47页 |
·串标类型和机理 | 第42-44页 |
·串标人的利润最大化模型 | 第44-45页 |
·串标的影响和识别 | 第45-47页 |
·围标 | 第47-52页 |
·围标的类型 | 第47-48页 |
·围标行为分析 | 第48-49页 |
·围标的影响和识别 | 第49-52页 |
·合理低价法评标的风险 | 第52-55页 |
·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法评标的风险回避及完善 | 第55-62页 |
·招标人的措施与对策 | 第56-59页 |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措施与对策 | 第59-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结论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发表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