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用材料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材料试验及检验论文

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模拟环境下3D C/SiC的微结构演变和失效机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第9-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5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38页
     ·连续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CMC-SiC)的发展历史第16-27页
     ·连续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第27-31页
     ·连续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失效机制第31-33页
     ·连续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研究第33-36页
     ·论文研究对象的选取第36-38页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38-39页
   ·论文组织框架和撰写思路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56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相关基础第56-77页
   ·问题调查方法第56-57页
   ·环境分析和环境模拟平台第57-61页
     ·环境分析第57-58页
     ·环境模拟实验平台第58-61页
   ·研究方法和表征手段第61-62页
     ·性能测试手段第61-62页
     ·跨尺度的微结构表征第62页
   ·材料本征特性第62-73页
     ·3D C/SiC的制备和组成第63-64页
     ·3D C/SiC的本征性质第64-65页
     ·材料本征结构第65-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第三章 3D C/SiC在热物理化学模拟环境中的微结构演变和失效第77-107页
   ·引言第77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77-81页
   ·本章思路第81-82页
   ·热物理化学单因素模拟条件下的微结构演变和失效行为第82-89页
     ·纯氧气氛第82-88页
     ·纯水和纯熔盐气氛第88-89页
   ·热物理化学单因素耦合模拟条件下的微结构演变和失效第89-94页
     ·O_2/H_2O耦合气氛第89-92页
     ·含盐耦合气氛第92-94页
   ·缺口状氧化效应和碳相的氧化第94-97页
   ·微结构控制要素和单元第97-98页
   ·失效综合示意图第98-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7页
第四章 3D C/SiC在应力模拟环境下的微结构演变和失效第107-156页
   ·引言第107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07-108页
   ·本章思路第108-109页
   ·纤维簇第109-110页
   ·基本假设第110-112页
   ·单因素应力条件下的微结构演变和失效机制第112-146页
     ·界面区与裂纹的相互作用第112-119页
     ·单调拉伸第119-123页
     ·蠕变第123-131页
     ·疲劳第131-146页
   ·应力模拟环境下3D C/SiC的失效与微结构控制要素和单元第146-149页
   ·本章小结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6页
第五章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失效机制和模型第156-169页
   ·引言第156页
   ·3D C/SiC在环境中失效的复杂性第156-157页
   ·仿生结构模型和功能失效机制第157-165页
     ·自然界的启示第157页
     ·仿生的基本结构模型第157-158页
     ·功能失效机制第158-163页
     ·热物理化学环境与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祸合下的失效机制分析第163-165页
   ·重量变化率和性能表征量第165-167页
   ·本章小结第167-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69页
结论第169-17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72-174页
致谢第174-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接触距离厚度的脉冲涡流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浙江公路隧道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