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染料的研究 | 第1-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引言 | 第10页 |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降解新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0-19页 |
·化学氧化法 | 第10-11页 |
·光氧化和光催化技术 | 第11-12页 |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 第12-13页 |
·超声波降解技术 | 第13-14页 |
·生物化学降解技术 | 第14-15页 |
·电化学技术 | 第15-17页 |
·等离子体技术 | 第17-19页 |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9-21页 |
·本研究的对象的性质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3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本研究的实验装置 | 第26-27页 |
·本实验中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 第27-28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降解过程中溶液脱色率 | 第29页 |
·降解过程中溶液COD的检测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第三章 非脉冲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染料的研究 | 第33-47页 |
·前言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3页 |
·电压对降解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电导率溶液对降解的影响 | 第34-35页 |
·溶液起始pH值对染料降解的影响 | 第35-36页 |
·染料不同起始浓度下的处理效果比较 | 第36页 |
·降解机理讨论及催化剂浓度对染料降解的影响 | 第36-40页 |
·降解过程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跟踪分析 | 第40-42页 |
·降解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 | 第42页 |
·降解过程中溶液COD的变化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下篇 对苯二甲酸新合成路线研究 | 第47-70页 |
第四章 对苯二甲酸的生产技术进展 | 第48-58页 |
·前言 | 第48页 |
·生产工艺技术 | 第48-50页 |
·高纯度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法 | 第49页 |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水解法 | 第49页 |
·精密氧化法 | 第49-50页 |
·高纯度与中纯度对苯二甲酸生产的比较 | 第50页 |
·生产技术进展 | 第50-55页 |
·对二甲苯氧化过程 | 第51-53页 |
·加氢精制过程 | 第53-54页 |
·开发新的生产路线 | 第54-55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对苯二甲酸的新合成路线研究 | 第58-68页 |
·前言 | 第58-59页 |
·研究方法 | 第59-63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9页 |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分析方法 | 第59-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6页 |
·常压下对苯二甲酸的合成 | 第63-65页 |
·加压下对苯二甲酸的合成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非脉冲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染料的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对苯二甲酸的合成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