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1 绵羊高繁殖力机制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多胎绵羊品种 | 第13页 |
·绵羊多胎的生殖生理 | 第13页 |
·绵羊遗传机制探索 | 第13-15页 |
·绵羊多胎主基因的发现 | 第13-14页 |
·绵羊多胎主基因的作用及其机理 | 第14页 |
·绵羊多胎主基因遗传标记的研究 | 第14-15页 |
·小尾寒羊的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品种数量 | 第15页 |
·外貌特征 | 第15-16页 |
·繁殖性能 | 第16页 |
·性成熟早 | 第16页 |
·发情与妊娠 | 第16页 |
·非季节性繁殖 | 第16页 |
·产羔数 | 第16页 |
·适应性 | 第16-17页 |
·开展绵羊高繁殖力机制研究的意义与前景 | 第17页 |
2 抑制素的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抑制素基因克隆及基因结构特征 | 第17-18页 |
·抑制素基因定位及多态性分析 | 第18-19页 |
·抑制素基因的表达 | 第19-20页 |
·抑制素基因表达的分子调节 | 第20页 |
·抑制素基因与哺乳动物繁殖性能的关系 | 第20-22页 |
·抑制素基因的研究意义 | 第22页 |
3 Touchdown PCR | 第22页 |
4 PCR-SSCP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PCR-SSCP的建立与发展 | 第23页 |
·PCR-SSCP方法的原理 | 第23页 |
·PCR-SSCP的特点 | 第23-24页 |
·PCR-SSCP方法的应用 | 第24-25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绵羊INHBA基因与INHBB基因多态性检测及序列分析 | 第26-5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26页 |
·药品和酶 | 第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溶液试剂配制 | 第27-29页 |
2 主要实验步骤 | 第29-39页 |
·羊血液DNA的提取 | 第29-30页 |
·DNA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第30页 |
·PCR-SSCP过程 | 第30-35页 |
·INHBA基因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 第30-32页 |
·INHBB基因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 第32-33页 |
·PCR结果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33-34页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4-35页 |
·凝胶制备及电泳 | 第34页 |
·硝酸银染色方法 | 第34-35页 |
·INHBA基因SSCP分析条件 | 第35页 |
·INHBB基因SSCP分析条件 | 第35页 |
·绵羊INHBA与INHBB基因部分序列克隆和测序 | 第35-39页 |
·目的片段的回收 | 第35-36页 |
·连接反应 | 第36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 | 第36-37页 |
·转化 | 第37-38页 |
·质粒DNA的小规模提取—碱裂解法 | 第38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8-39页 |
3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9-41页 |
·基因频率 | 第39页 |
·基因型频率 | 第39页 |
·群体杂合度 | 第39-40页 |
·多态信息含量 | 第40页 |
·基因位点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的检验 | 第40-41页 |
·基因多态性与绵羊产羔数的相关分析 | 第41页 |
4 SSCP检测结果基因型命名 | 第41-45页 |
·PCR-SSCP多态性检测结果 | 第41-43页 |
·INHBA基因PCR-SSCP的结果 | 第41-43页 |
·INHBB基因PCR-SSCP的结果 | 第43页 |
·克隆与测序结果 | 第43-45页 |
·INHBA基因扩增片段测序结果 | 第43-45页 |
·INHBB基因扩增片段测序结果 | 第45页 |
5 突变位点的群体遗传学研究结果 | 第45-52页 |
·INHBA基因突变位点的群体遗传学研究结果 | 第45-48页 |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析 | 第45-46页 |
·遗传特性分析 | 第46-47页 |
·Hardy-Weinberg平衡的检验 | 第47-48页 |
·INHBB基因突变位点的群体遗传学研究结果 | 第48-50页 |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析 | 第48-49页 |
·遗传特性分析 | 第49页 |
·Hardy-Weinberg平衡的检验 | 第49-50页 |
·INHBA与INHBB基因多态性与小尾寒羊高繁殖力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50-52页 |
·INHBA基因多态性与小尾寒羊高繁殖力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50页 |
·INHBB基因多态性与小尾寒羊高繁殖力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50-52页 |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 第52-61页 |
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第52页 |
2 影响PCR扩增反应的因素 | 第52-53页 |
·模板的质量 | 第52页 |
·引物的设计 | 第52-53页 |
·引物的浓度 | 第53页 |
·PCR反应的温度 | 第53页 |
·镁离子的浓度 | 第53页 |
3 影响SSCP检测的因素 | 第53-56页 |
·PCR产物的质量 | 第54页 |
·DNA片段中点突变的位置对SSCP的影响 | 第54页 |
·PCR片段的长度 | 第54页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成分 | 第54-55页 |
·上样缓冲液与变性 | 第55页 |
·电泳条件 | 第55页 |
·其它因素 | 第55-56页 |
4 SSCP结果的分析 | 第56页 |
5 INHBA与INHBB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INHBA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INHBB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第57页 |
6 INHBA与INHBB基因群体遗传特性的分析 | 第57-58页 |
·INHBA基因群体遗传特性的分析 | 第57-58页 |
·INHBB基因群体遗传特性的分析 | 第58页 |
7 SSCP检测结果对绵羊产羔数影响的分析 | 第58-59页 |
·INHBA基因多态性与绵羊产羔数的相关分析 | 第58-59页 |
·INHBB基因多态性与绵羊产羔数的相关分析 | 第59页 |
8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