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系统概况 | 第10-12页 |
1.3 直流牵引系统故障分析综述 | 第12-17页 |
1.4 直流牵引网线路保护综述 | 第17-20页 |
1.5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 第20-21页 |
1.6 本课题的意义 | 第21-22页 |
1.7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直流牵引系统数字仿真及整流器运行特性分析 | 第24-43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张量分析时变拓扑法在直流牵引系统数字仿真中的应用 | 第24-34页 |
2.2.1 三相桥式6脉波整流张量模型分析 | 第24-29页 |
2.2.2 并联12脉波桥式整流张量模型分析 | 第29-31页 |
2.2.3 数字仿真程序实现的相关问题 | 第31-32页 |
2.2.4 数字仿真程序正确性验证 | 第32-34页 |
2.3 整流器运行特性分析 | 第34-42页 |
2.3.1 三相桥式6脉波整流运行特性分析 | 第34-36页 |
2.3.2 不可控并联12脉波桥式整流运行特性分析 | 第36-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直流牵引系统故障分析 | 第43-61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直流牵引网轨道暂态电气参数计算模型分析 | 第43-52页 |
3.2.1 研究背景 | 第43-45页 |
3.2.2 轨道暂态电气参数等效圆柱形导体计算模型研究 | 第45-52页 |
3.3 直流牵引系统故障分析 | 第52-60页 |
3.3.1 交直流系统参数对故障暂态过程的影响 | 第52-54页 |
3.3.2 考虑轨道暂态电气参数模型的直流牵引网短路计算研究 | 第54-57页 |
3.3.3 短路试验实例验证 | 第57-58页 |
3.3.4 定时间常数法的对比分析 | 第58-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直流牵引网线路微机保护的研究 | 第61-82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直流牵引网线路保护配置研究 | 第61-63页 |
4.3 电流变化量保护研究 | 第63-73页 |
4.3.1 电流变化量保护原理及机车充电电流产生机理研究 | 第63-65页 |
4.3.2 基于电流变化量判别综合直流电压突变量检测的保护新方法 | 第65-70页 |
4.3.3 时窗电流增量辅助判据 | 第70-73页 |
4.4 数字滤波器设计 | 第73-80页 |
4.4.1 前置IIR低通数字滤波器设计 | 第74-75页 |
4.4.2 数字带阻滤波器设计 | 第75-77页 |
4.4.3 数字滤波器的试验分析 | 第77-80页 |
4.5 直流牵引网线路保护功能的整体结构实现 | 第8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 | 第82-90页 |
5.1 引言 | 第82页 |
5.2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层次结构 | 第82-85页 |
5.2.1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集中控制中心功能 | 第83-84页 |
5.2.2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车站监控中心功能 | 第84页 |
5.2.3 基础设备自动化系统功能 | 第84-85页 |
5.3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结构 | 第85-87页 |
5.4 应用实例 | 第87-8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附录1 | 第100-104页 |
附录2 | 第104-105页 |
附录3 | 第105-108页 |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8-10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09-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