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中英文缩写字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第一部分 大气颗粒物检测 | 第15-2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5页 |
2 结果 | 第15-20页 |
·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 | 第15-18页 |
·大气颗粒物载带重金属含量分析 | 第18-20页 |
3 讨论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大气细颗粒物的氧化损伤效应 | 第21-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材料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大气细颗粒物气管滴注染毒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21-22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MDA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GSH-PX活性测定 | 第22页 |
2 结果 | 第22-24页 |
·细颗粒物染毒7d对大鼠的氧化损伤 | 第22-23页 |
·细颗粒物染毒14d对大鼠的氧化损伤 | 第23-24页 |
3 讨论 | 第24-27页 |
第三分 大气细颗粒物的遗传毒性效应 | 第27-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材料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大气细颗粒物气管滴注染毒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27页 |
·组织细胞DNA损伤的测定 | 第27-29页 |
2 结果 | 第29-30页 |
·细颗粒物染毒7d对大鼠细胞DNA的损伤 | 第29页 |
·细颗粒物染毒14d对大鼠细胞DNA的损伤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33页 |
第四部分 大气细颗粒物的免疫毒性效应 | 第33-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材料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大气细颗粒物气管滴注染毒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33页 |
·MTT比色法测定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 | 第33-34页 |
2 结果 | 第34-35页 |
·细颗粒物染毒7d对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 第34-35页 |
·细颗粒物染毒14d对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 第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五部分 大气细颗粒物的环境雌激素效应 | 第37-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材料 | 第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基因重组酵母(YM-ADER-ERE株)检测系统的建立 | 第37-38页 |
·大气细颗粒物环境雌激素效应的测定 | 第38页 |
2 结果 | 第38-39页 |
·采暖期大气细颗粒物的环境雌激素效应 | 第38-39页 |
·非采暖期大气细颗粒物的环境雌激素效应 | 第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文献综述 | 第47-5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综述和论文(全文)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