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0页 |
一、锦鸡儿属的起源与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1 种属及物种起源 | 第9页 |
2 经典分类学研究 | 第9-10页 |
3 解剖学研究 | 第10页 |
4 花粉研究 | 第10-11页 |
5 细胞学研究 | 第11-12页 |
6 数量分类研究 | 第12页 |
7 遗传标记研究 | 第12-13页 |
二、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第13-14页 |
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三、形态标记应用 | 第15-16页 |
1 形态标记简介 | 第15页 |
2 形态标记应用 | 第15-16页 |
四、ISSR技术应用 | 第16-18页 |
1 ISSR技术简介 | 第16页 |
2 ISSR技术应用 | 第16-18页 |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三种锦鸡儿属植物的形态多样性分析 | 第20-30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20页 |
1 材料 | 第20页 |
2 形态特征的测量与记录 | 第20页 |
3 数据处理 | 第20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20-30页 |
1 形态特征及单因子方差分析F-检验 | 第20-25页 |
2 聚类分析 | 第25页 |
3 主成分分析 | 第25-28页 |
4 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三种锦鸡儿属植物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0-45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30-35页 |
1 植物材料 | 第30-31页 |
2 ISSR引物 | 第31页 |
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4 ISSR实验程序 | 第32-35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35-45页 |
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5-38页 |
2 引物筛选 | 第38页 |
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8-4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5-51页 |
一、三种锦鸡儿属植物的形态多样性 | 第45-46页 |
二、锦鸡儿属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6页 |
三、ISSR技术体系的建立 | 第46-48页 |
四、三种锦鸡儿属植物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 第48-49页 |
五、基于形态多样性分析与ISSR标记的方法揭示的三种锦鸡儿属植物遗传多样性比较 | 第49页 |
六、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的分类地位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在读期间论文完成和发表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一:ISSR引物序列 | 第61-65页 |
附表二:电泳试剂配方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