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37页 |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研究 | 第14-25页 |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理论内涵 | 第14-18页 |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方法及其优化组合 | 第18-21页 |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研究 | 第21-22页 |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方法的应用 | 第22-24页 |
·小结和展望 | 第24-25页 |
·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第25-37页 |
·综合评价的内涵 | 第25-26页 |
·综合评价的主要评价方法 | 第26-37页 |
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37-39页 |
3 研究内容 | 第39页 |
4 材料和方法 | 第39-46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9-40页 |
·种植模式及样地设置 | 第40-41页 |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第41页 |
·样品室内分析 | 第41-43页 |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第41-42页 |
·重金属分析 | 第42-43页 |
·数据分析和评价模型 | 第43-46页 |
·统计分析软件和方法 | 第46页 |
5 结果 | 第46-53页 |
·土壤Pb、Zn、Cd含量的变化 | 第46-47页 |
·作物中Pb、Zn、Cd含量及分配特征 | 第47-50页 |
·土壤—作物系统中Pb、Zn、Cd的迁移特征 | 第50-52页 |
·人体通过种植模式中农产品日摄入Pb、Zn、Cd含量 | 第52页 |
·四种种植模式生态修复效益的综合评价 | 第52-53页 |
6 讨论 | 第53-64页 |
·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第53-55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55-56页 |
·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 | 第56-58页 |
·农作物的污染评价及污染安全品种筛选 | 第58-60页 |
·人体日摄入Pb、Zn、Cd含量的安全性分析 | 第60-61页 |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选择及应用 | 第61-62页 |
·农业种植模式对重金属污染农业土壤的生态效益 | 第62-64页 |
7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