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4CL基因调控木质素生物合成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ABBREVIATION | 第8-12页 |
正文图表目录 | 第12-13页 |
CONTENT | 第13-15页 |
1 引言 | 第15-43页 |
·木质素概述 | 第15-18页 |
·木质素的分布 | 第15-16页 |
·木质素的生物功能 | 第16页 |
·木质素的经济重要性 | 第16-18页 |
·木质素的结构和变异 | 第18-19页 |
·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 | 第19-29页 |
·木质素单体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20-24页 |
·木质素的沉积 | 第24-25页 |
·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多样性 | 第25-29页 |
·木质素生物合成酶基因的遗传调控 | 第29-39页 |
·木质素生物合成酶基因的克隆 | 第29-31页 |
·木质素生物合成的转基因植株 | 第31-37页 |
·研究趋势 | 第37-39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9-40页 |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和技术路线及方法 | 第40-43页 |
·拟解决的问题 | 第40页 |
·技术路线和方法 | 第40-43页 |
2 4CL 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农杆菌转化 | 第43-53页 |
·前言 | 第43-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材料 | 第44-46页 |
·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6-47页 |
·正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7-48页 |
·农杆菌的转化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1页 |
·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8-50页 |
·正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0-51页 |
·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3 黑杨派品种叶片再生体系的优化及农杆菌遗传转化 | 第53-65页 |
·前言 | 第53-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7页 |
·植物材料 | 第54-55页 |
·菌种和试剂 | 第55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55页 |
·组培苗扩繁 | 第55-56页 |
·叶片再生体系的优化 | 第56页 |
·农杆菌的培养和菌液的准备 | 第56-57页 |
·叶盘法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不同品种的组培苗 | 第57页 |
·叶片遗传转化再生体系 | 第57-60页 |
·不同品种的叶片遗传转化再生体系 | 第60-61页 |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5页 |
4 4CL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和分析 | 第65-79页 |
·前言 | 第65-6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6-70页 |
·材料 | 第66页 |
·主要试剂 | 第66-67页 |
·PCR 检测 | 第67-68页 |
·4CL 酶活性分析 | 第68-70页 |
·木质素分析 | 第7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0-76页 |
·生长和发育 | 第70-71页 |
·PCR 扩增 | 第71-73页 |
·4CL 酶活性分析 | 第73-74页 |
·木质素分析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79页 |
5 转基因植株的RT-PCR 分析 | 第79-83页 |
·前言 | 第7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9-81页 |
·材料 | 第79-80页 |
·主要试剂 | 第80页 |
·RT-PCR 分析 | 第80-8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1-82页 |
·小结 | 第82-83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附录 | 第111-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