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补肾活血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及抗骨化作用实验探讨

中文摘要第1-12页
英文摘要第12-17页
英文缩略语第17-19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9-36页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进展第19-26页
 综述二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治疗进展及抗骨化研究展望第26-36页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第36-55页
 理论研究一 祖国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历代文献回顾第36-42页
  1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病名的论述第36-37页
  2 病因病机第37-39页
  3 治法方药第39-41页
  4 历代医家著述对后世骨痹治疗学的指导意义第41-42页
 理论研究二 冯兴华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学术经验第42-45页
  1 本在肾虚督空,补肾壮督,匠心独具第42-43页
  2 标在湿热痹阻,清热利湿,灵活变通第43-44页
  3 痹有血瘀作祟,活血化瘀,贯穿始终第44-45页
 理论研究三 从遗传免疫学基础论肾藏象与强直性脊柱炎第45-51页
  1 肾虚督亏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根本病机第45-46页
  2 肾藏精,先天之本与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学第46-48页
  3 肾主元气,主骨生髓与强直性脊柱炎免疫学第48-49页
  4 补肾法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根本大法第49-51页
 理论研究四 论血瘀与强直性脊柱炎第51-54页
  1 外感六淫之邪致瘀第51-52页
  2 内因肾精亏虚致瘀第52页
  3 痹证日久,脏腑内伤致瘀第52页
  4 久病入络致瘀第52-53页
  5 瘀在脊柱、腰尻,治须化瘀通督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5页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第55-87页
 补肾强脊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第55-87页
  前言第55-56页
  病例选择第56-57页
   1 研究对象、随机化方法、盲法的实施第56页
   2 诊断标准第56页
   3 纳入标准第56-57页
   4 排除标准第57页
  试验方法第57-62页
   1 临床试验法第57页
   2 安全性及疗效评价方法第57-61页
   3 不良事件第61页
   4 患者依从性评定第61页
   5 数据管理第61页
   6 统计方法第61-62页
  结果第62-78页
   1 一般情况第62-64页
    1.1 入选病例基本情况第62-64页
    1.2 入选病例治疗前两组间一般情况比较第64页
   2 临床疗效第64-67页
    2.1 疾病疗效第64-66页
    2.2 中医证候疗效第66-67页
   3 治疗前后疾病疗效性观测指标改善情况第67-73页
    3.1 治疗前后主要疗效指标改善情况第67-70页
    3.2 治疗前后次要疗效指标改善情况第70-73页
   4 治疗前后中医肾虚血瘀证候改善情况第73-78页
    4.1 治疗前后中医肾虚血瘀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第73页
    4.2 治疗前后中医肾虚血瘀证候各症状记分改善情况第73-78页
   5 药物不良反应第78页
  讨论第78-84页
   1 循证医学与AS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第78页
   2 AS中医辨证论治与补肾活血法第78-79页
   3 补肾强脊颗粒方药分析第79-82页
   4 补肾强脊颗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第82-84页
    4.1 关于疗效判定标准第82页
    4.2 补肾强脊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与安全性第82-84页
  临床研究小结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7页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第87-153页
 前言第87-89页
 实验研究一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囊成纤维细胞系建立与鉴定第89-101页
  材料和方法第89-91页
  结果第91-98页
   1 细胞生长及形态特征第91页
   2 细胞贴壁特性第91页
   3 细胞增殖状态及生长曲线第91-92页
   4 细胞来源鉴定第92-98页
  讨论第98-100页
   1 成纤维细胞成骨潜能及在AS骨化中的作用第98-99页
   2 AS成纤维细胞有限细胞系建立及鉴定第99-100页
  结论第100-101页
 实验研究二 强直性脊柱炎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研究第101-109页
  材料和方法第101-103页
  结果第103-107页
   1 AS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特性第103页
   2 AS成纤维细胞周期分布第103-105页
   3 AS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第105页
   4 Annexin V法流式细胞仪检测AS成纤维细胞凋亡率第105-107页
  讨论第107-108页
   1 细胞增殖、生长周期与凋亡第107页
   2 AS成纤维细胞增殖、周期与凋亡特性第107-108页
  结论第108-109页
 实验研究三 强直性脊柱炎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表达及其分子机制第109-123页
  材料和方法第109-115页
  结果第115-120页
   1 AS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胶原合成及分泌骨钙素检测第115-116页
   2 实时定量PCR检测AS成纤维细胞成骨性标志基因cbfal、OC mRNA表达第116-119页
   3 western blot检测AS成纤维细胞成骨性标志基因cbfal蛋白表达第119-120页
  讨论第120-122页
   1 成纤维细胞向成骨型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cbfal第121页
   2 AS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表达第121-122页
   3 AS成纤维细胞向成骨型分化的基因调控机制第122页
  结论第122-123页
 实验研究四 补肾强脊颗粒对AS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第123-132页
  材料和方法第123-125页
  结果第125-130页
   1 补肾强脊颗粒对AS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第125-126页
   2 补肾强脊颗粒对AS成纤维细胞周期的影响第126-128页
   3 补肾强脊颗粒对AS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第128-130页
  讨论第130-131页
   1 关于中药血清药理学第130页
   2 补肾强脊颗粒对AS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第130-131页
  结论第131-132页
 实验研究五 补肾强脊颗粒对AS成纤维细胞向成骨型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第132-139页
  材料和方法第132-133页
  结果第133-137页
   1 补肾强脊颗粒对AS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表达的影响第133-135页
   2 补肾强脊颗粒对AS成纤维细胞成骨性标志基因cbfal、OC mRNA表达的影响第135-137页
   3 补肾强脊颗粒对AS成纤维细胞成骨性标志基因cbfal蛋白表达的影响第137页
  讨论第137-138页
   1 中药复方抗AS骨化的靶细胞是成纤维细胞第137-138页
   2 补肾强脊颗粒对AS成纤维细胞向成骨型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第138页
  结论第138-139页
 实验研究六 淫羊藿苷对AS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第139-143页
  材料和方法第139-140页
  结果第140-142页
   1 淫羊藿苷对AS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第140-141页
   2 淫羊藿苷对AS成纤维细胞周期的影响第141页
   3 淫羊藿苷对AS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第141-142页
  讨论第142页
   1 淫羊藿主要化学成分第142页
   2 淫羊藿苷对AS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第142页
  结论第142-143页
 实验研究七 淫羊藿苷对AS成纤维细胞向成骨型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第143-150页
  材料和方法第143-144页
  结果第144-148页
   1 淫羊藿苷对AS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表达的影响第144-146页
   2 淫羊藿苷对AS成纤维细胞成骨性标志基因cbfal、OC mRNA的影响第146-148页
  讨论第148-149页
   1 淫羊藿对骨代谢的影响药理研究概况第148-149页
   2 淫羊藿苷对AS成纤维细胞向成骨型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第149页
  结论第149-150页
 实验部分总结讨论第150-152页
  1 微观细胞生物学与中医宏观整体观的统一第150页
  2 补肾活血法对AS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微观整体调控作用第150-151页
  3 揭示中医“肾藏精”、“肾主骨”理论在AS骨化微观实验医学的物质基础及科学内涵第151页
  4 AS微观实验医学对中医临床AS治疗学的指导意义第151-152页
 实验研究小结第152-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57页
结语第157-159页
致谢第159-160页
个人简历第160-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钢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改进
下一篇:MD-2基因启动子区SNP分析及其与LPS反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