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性研究

引言第1-12页
一、计算机软件及其法律保护的历史回顾第12-19页
 (一) 计算机软件的产生及其含义第12-14页
  1. 计算机软件的产生第12-13页
  2. 计算机软件的含义第13-14页
 (二) 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演进及其成因第14-16页
  1. 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最初尝试第14-15页
  2. 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保护方式的确立第15页
  3. 计算机软件的其它保护方式第15-16页
 (三) 传统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模式的缺陷第16-19页
  1. 版权法在计算机软件保护上的缺陷第16-17页
  2. 商业秘密法、合同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计算机软件保护上的缺陷第17-19页
二、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问题上的态度第19-26页
 (一) 美国的态度第19-22页
  1. 不予保护阶段第19-20页
  2. 转变并开始保护阶段第20-21页
  3. 扩大保护阶段第21-22页
 (二) 日本的态度第22-24页
 (三) 欧盟的态度第24-26页
三、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分析第26-43页
 (一) 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合理性分析第26-39页
  1. 计算机软件可专利的技术内因分析第26-30页
  2. 计算机软件可专利的法哲学分析第30-33页
  3. 计算机软件可专利的经济分析第33-39页
  4. 小结第39页
 (二) 计算机软件专利“三性”分析第39-43页
  1. 新颖性第40-41页
  2. 创造性第41-43页
  3. 实用性第43页
四、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现状及对策建议第43-48页
 (一) 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现状第43-46页
 (二) 对策建议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系BGC-823/CDDP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半自动四缸曲轴平衡去重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