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课题的提出 | 第10-2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概述 | 第11-21页 |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发展历程 | 第11-13页 |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结构特征 | 第13-14页 |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 第14-20页 |
·新烟碱杀虫剂的穿透性 | 第14-15页 |
·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结构与功能 | 第15-18页 |
·新烟碱杀虫剂的作用模型 | 第18-19页 |
·新烟碱杀虫剂对昆虫和哺乳动物的选择性差异 | 第19-20页 |
·害虫对新烟碱杀虫剂的抗药性 | 第20-21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7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21-23页 |
·目标化合物的分子设计思想 | 第23-24页 |
·目标化合物(Ⅰ)的分子设计 | 第23页 |
·目标化合物(Ⅱ)的分子设计 | 第23-24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目标化合物(Ⅰ)、(Ⅱ)的合成路线 | 第24-25页 |
·目标化合物Ⅰa~Ⅰk 合成路线评价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6-27页 |
第二章 1-(2-氯-5-噻唑甲基)-3-甲基-5-酰胺基-1,3,5-六氢三嗪-2-N-硝基亚胺的合成 | 第27-35页 |
·目标化合物(Ⅰ)的合成路线 | 第27-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28页 |
·中间体(1)、(2)及目标化合物Ⅰa~Ⅰk 的合成 | 第28-29页 |
·中间产物苯甲酸乙酯(1a)的合成 | 第28-29页 |
·中间产物苯甲酰肼(2a)的合成 | 第29页 |
·1-(2-氯-5-噻唑甲基)-3 甲基-5-苯甲酰胺基-1,3,5-六氢三嗪-2-N-硝基亚胺(Ⅰa)的合成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5页 |
·目标化合物Ⅰa ~Ⅰk 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 第29-32页 |
·目标化合物(Ⅰ)反应条件的初步探讨及反应机理初步探导 | 第32-33页 |
·目标化合物Ⅰa~Ⅰk 的波谱性质分析 | 第33-35页 |
·IR 分析 | 第33页 |
·~1H NMR 分析 | 第33页 |
·MS 分析 | 第33-35页 |
第三章 1-呋喃(四氢呋喃)基-5-取代-六氢三嗪-2-N-硝基亚胺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 第35-50页 |
·目标化合物(Ⅱ)的合成路线 | 第35-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6-37页 |
·中间体1a 和16 及目标化合物(Ⅱa ~Ⅱm)的合成 | 第37页 |
·中间体1a、16 的合成 | 第37页 |
·目标化合物(Ⅱa ~Ⅱm)的合成 | 第37页 |
·单晶的培养方法及目标化合物Ⅱh 的单晶培养及晶体结构测定 | 第37-39页 |
·单晶的培养方法 | 第37-38页 |
·1-(2-呋喃甲基)-5-(2-四氢呋喃甲基)-1,3,5-六氢三嗪-2-N-硝基亚胺(Ⅱh)的单晶培养 | 第38-39页 |
·目标化合物Ⅱh 的晶体结构测试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50页 |
·目标化合物Ⅱa~Ⅱm 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 第39-42页 |
·目标化合物Ⅱa~Ⅱm 的波谱性质分析 | 第42-44页 |
·IR 分析 | 第43页 |
·~1H NMR 分析 | 第43页 |
·MS 分析 | 第43-44页 |
·目标化合物Ⅱh 的单晶数据及结构分析 | 第44-50页 |
·目标化合物Ⅱh 晶体结构测试数据 | 第44-48页 |
·晶体结构分析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 | 第50-54页 |
·目标化合物(Ⅰ)、(Ⅱ)杀虫杀虫活性测试方法 | 第50-51页 |
·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51-54页 |
·目标化合物Ⅰa~Ⅰk 杀虫测试结果 | 第51-52页 |
·目标化合物Ⅰa~Ⅰk 杀虫活性的初步分析 | 第52页 |
·目标化合物Ⅱa~Ⅱm 杀虫测试结果 | 第52-54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附图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
代表性学术论文 | 第66页 |
参研主要项目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