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资产宏观调控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4页 |
·写作目的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国有资产的构成与特性 | 第11-13页 |
·国有资产的组成 | 第11页 |
·国有资产的特性 | 第11-13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国有资产非人格化研究 | 第14-33页 |
·从资本的人格问题谈起 | 第14-15页 |
·国有资本和私有资本的比较研究 | 第15-21页 |
·国有资本与私有资本的共性 | 第15-18页 |
·国有资本与私有资本的区别 | 第18-21页 |
·国有资本人格化落实(一) | 第21-23页 |
·国有资产人格化落实(二) | 第23-27页 |
·国有资本出资者代表的委派方式及职责 | 第23-25页 |
·国有资本出资者代表的管理 | 第25-27页 |
·国资人格的民法学考察与借鉴 | 第27-32页 |
·法津人格 | 第27-28页 |
·法律角色 | 第28-30页 |
·法律状态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 | 第33-51页 |
·委托代理相关理论介绍 | 第33-35页 |
·委托代理产生的原因 | 第33-34页 |
·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4-35页 |
·各国国资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 第35-41页 |
·美国 | 第35-37页 |
·西欧 | 第37-40页 |
·日本 | 第40-41页 |
·国外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与运营体制评价与借鉴 | 第41页 |
·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制相关问题研究 | 第41-50页 |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 | 第41-42页 |
·国有产权的委托代理 | 第42-44页 |
·委托代理链条的构建 | 第44-47页 |
·建立国有产权监督体系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如何降低国有资产的比例 | 第51-60页 |
·为什么必须降低国有资产的比例 | 第51-53页 |
·利用国企改制降低国有资产比例的途径 | 第53-55页 |
·私有化与国资比例的降低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经营性国有资产法人治理结构相关问题研究 | 第60-81页 |
·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 第60-71页 |
·增强董事会的功能 | 第60-61页 |
·设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 第61-62页 |
·股票期权 | 第62-64页 |
·董事罢免相关问题研究 | 第64-71页 |
·国企外部债务治理研究 | 第71-79页 |
·“购售式重组”的基本做法 | 第71-72页 |
·长春经验相关例证摘要 | 第72-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