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以A大学为实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序言 | 第9-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目前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24页 |
| ·需要与激励 | 第12-14页 |
| ·需要 | 第12页 |
| ·激励与激励机制 | 第12-14页 |
| ·相关需求激励理论 | 第14-24页 |
|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14-19页 |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14-16页 |
|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 | 第16-17页 |
| ·赫次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第17-18页 |
| ·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 | 第18-19页 |
|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19-22页 |
| ·期望理论 | 第19-20页 |
| ·公平理论 | 第20-21页 |
| ·目标设置理论 | 第21-22页 |
| ·行为矫正型激励理论 | 第22-24页 |
| ·强化理论 | 第22-23页 |
| ·归因理论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第24-30页 |
| ·高校教师的需求特点 | 第24页 |
| ·健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 第24-25页 |
| ·目前高校教师的激励现状 | 第25-26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 ·影响高校教师有效激励的因素分析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建立有效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探讨 | 第30-37页 |
| ·激励机制构建的总体思路 | 第30-31页 |
| ·激励机制构建的原则 | 第31-33页 |
|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设计的模式 | 第33-37页 |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37-50页 |
| ·A大学背景介绍 | 第37-38页 |
| ·A大学激励机制方面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 ·取得的成绩 | 第38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 ·健全A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的途径 | 第40-50页 |
| ·转变观念 | 第40-43页 |
| ·完善制度 | 第43-48页 |
| ·改革现行的职称评聘制度,逐步推行教师岗位聘任制 | 第43-44页 |
| ·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优劳优酬的薪酬制度 | 第44-45页 |
| ·建立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估制度 | 第45-47页 |
| ·健全高校教师培训制度 | 第47-48页 |
| ·优化环境 | 第48-50页 |
| ·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 ·总结 | 第50页 |
| ·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