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头电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9-22页
 1.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识第9-13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定义及其分类第9页
   ·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第9-11页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第9-10页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第10-11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第11页
   ·治疗方法第11-13页
     ·治疗原则第12页
     ·治疗措施第12-13页
 2.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第13-15页
   ·病名第13-14页
   ·病因病机第14-15页
 3.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研究第15-22页
   ·祖国医学针灸治疗中风的研究第15-16页
   ·现代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文献综述第16-22页
     ·头针疗法的含义第16-17页
     ·头与经络气血的联系第17页
     ·头针、头电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概况第17-20页
     ·头针、头电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实验研究概况第20-22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2-39页
 1.研究目的第22页
 2.一般资料第22-26页
   ·病例来源第22页
   ·诊断标准第22-25页
     ·中医诊断标准第22-23页
     ·证候分类第23-24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24-25页
     ·肌力的评定第25页
   ·病例选择第25-26页
     ·纳入标准第25页
     ·排除病例标准第25-26页
 3.研究方法第26-27页
   ·病例分组第26页
   ·穴位选取第26页
   ·治疗方法第26页
   ·疗程第26页
   ·观察指标第26-27页
     ·安全性指标第27页
     ·疗效性观测第27页
   ·疗效判定标准第27页
   ·统计学处理第27页
 4.临床资料第27-28页
   ·一般情况第27-28页
 5.治疗结果第28-33页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第28-30页
   ·治疗前后血脂间的比较第30-31页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间的比较第31-32页
   ·治疗前后对偏瘫评估的Fugl-Meyer评分间的比较第32页
   ·治疗前后有关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指数评分间的比较第32页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第32-33页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效率的比较第32-33页
     ·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有效率的比较第33页
     ·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有效率的比较第33页
 6 讨论第33-39页
   ·立法处方第33-34页
   ·结果分析与体会第34-39页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的讨论第34-35页
     ·治疗前后血脂改变情况的讨论第35-36页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变情况的讨论第36-37页
     ·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定法评分改变情况的讨论第37页
     ·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改变情况的讨论第37-38页
     ·两组治疗后有效率间比较的讨论第38-39页
结论第39-40页
附表1 中国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第40-42页
附表2 改良Fugl-Meyer(FMA)评分标准第42-45页
附表3 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Barthel指数)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当代美国西部城市的崛起及菲尼克斯城市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20世纪后期英国、日本铁路改革及其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