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6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6-7页
 1.2 本研究拟回答的几个问题第7-8页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8-9页
  1.3.1 研究方法第8页
  1.3.2 技术线路与研究内容第8-9页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9-11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1-14页
 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1-12页
 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2-14页
第三章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分析第14-17页
 3.1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特征第14-16页
 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第16-17页
第四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社会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第17-33页
 4.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来自江苏扬州的证据第17-23页
  4.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理论框架第17-19页
  4.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统计分析第19-20页
  4.1.3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要素边际报酬率影响的计量分析第20-22页
  4.1.4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营收入影响的计量分析第22-23页
 4.2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第23-26页
  4.2.1 转移农户和非转移农户的家庭总收入的统计描述第23-24页
  4.2.2 转移劳动力和非转移劳动力对家庭收入贡献的计量分析第24-25页
  4.2.3 农户转移对农户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第25-26页
 4.3 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第26-28页
  4.3.1 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理论第26-27页
  4.3.2 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第27-28页
 4.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28-33页
  4.4.1 理论模型第28-29页
  4.4.2 实证分析第29-32页
  4.4.3 结论第32-33页
第五章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来自江苏省宏观数据的证明第33-38页
 5.1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3-36页
  5.1.1 制度因素第33-34页
  5.1.2 经济因素第34页
  5.1.3 农民自身因素第34-35页
  5.1.4 城镇“拉力”第35-36页
 5.2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第36-38页
  5.2.1 模型的建立第36-37页
  5.2.2 相关分析第37页
  5.2.3 回归分析第37-38页
第六章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来自江苏淮阴农户数据的证明第38-44页
 6.1 影响迁移的微观因素第38-41页
  6.1.1 个人特征第38-39页
  6.1.2 家庭因素第39-40页
  6.1.3 村镇基本情况第40页
  6.1.4 社会关系网络第40-41页
 6.2 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第41-44页
  6.2.1 计量模型与估计方法第41-42页
  6.2.2 结果与分析第42-44页
第七章 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安排第44-51页
 7.1 增加农村教育技能培训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第44-45页
 7.2 合理选择产业结构,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第45-47页
 7.3 加快城镇化建设,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力第47-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附录第55-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