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论文正文 | 第10-41页 |
前言 | 第10页 |
1、方法 | 第10-13页 |
·实验动物及高脂饲料配制 | 第10页 |
·实验药物 | 第10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10-11页 |
·主要仪器 | 第11-12页 |
·实验分组及动物动脉粥样硬模型的建立 | 第12页 |
·指标的检测 | 第12-13页 |
·数据处理 | 第13页 |
2、结果 | 第13-22页 |
·实验动物体重变化 | 第13-14页 |
·血脂水平的影响 | 第14页 |
·用药后家兔Ox-LDL水平变化 | 第14页 |
·用药后家兔CD40/CD40L水平变化 | 第14-15页 |
·VCAM-1的表达 | 第15-16页 |
·用药后MMP-2,9及TIMP-2变化 | 第16-18页 |
·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MMP-2,9及TIMP-2表达 | 第18-19页 |
·颈动脉彩超的变化 | 第19页 |
·颈动脉病理学变化 | 第19-20页 |
·颈动脉透射电镜变化 | 第20-22页 |
·高脂血症家兔LDL-C、Ox-LDL分别与CD40/CD40L、MMP-2、MMP-9、TIMP相关性分析 | 第22页 |
3、讨论 | 第22-35页 |
·血脂水平的变化 | 第22-23页 |
·对AS影响的病理机制探讨 | 第23-24页 |
·LDL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第24页 |
·Ox-LDL与AS的相关性 | 第24-25页 |
·CD40/CD40L与AS | 第25-27页 |
·MMPs与AS | 第27-29页 |
·Ox-LDL与CD40/CD40L的病理影响 | 第29页 |
·CD40/CD40L与MMPs的病理影响 | 第29-30页 |
·Ox-LDL与MMP-2的病理影响 | 第30页 |
·他汀类降脂药的研究 | 第30-31页 |
·、疏肝清脂颗粒降血脂的中医理论研究 | 第31-34页 |
·中药防治AS的研究 | 第34-35页 |
4、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文献综述 | 第41-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