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8页 |
1.1 控制理论的新篇章—智能控制 | 第12-18页 |
1.1.1 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特点 | 第12-14页 |
1.1.2 智能控制的学科基础 | 第14-16页 |
1.1.3 智能控制的综合集成 | 第16-17页 |
1.1.4 智能控制中的知识工程 | 第17-18页 |
1.1.5 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2 智能控制领域的新成员—粗糙集 | 第18-22页 |
1.2.1 粗糙集理论 | 第18-20页 |
1.2.2 粗糙集与智能控制的关系 | 第20-21页 |
1.2.3 前沿研究课题 | 第21-22页 |
1.3 立论依据和内容安排 | 第22-24页 |
1.3.1 立论依据 | 第22-23页 |
1.3.2 主要工作安排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8页 |
第二章 JX-300X简介 | 第28-48页 |
2.1 DCS概述 | 第28-33页 |
2.1.1 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 | 第28-31页 |
2.1.2 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31-32页 |
2.1.3 集散控制系统的展望 | 第32-33页 |
2.2 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 | 第33-35页 |
2.2.1 PLC | 第33页 |
2.2.2 DCS | 第33-34页 |
2.2.3 FCS | 第34-35页 |
2.3 三大控制系统之间的差异 | 第35-37页 |
2.3.1 差异要点 | 第35页 |
2.3.2 设计、投资及使用 | 第35-37页 |
2.4 JX-300X集散控制系统 | 第37-45页 |
2.4.1 JX-300X系统概述 | 第37-38页 |
2.4.2 系统特点 | 第38-43页 |
2.4.3 系统规模 | 第43页 |
2.4.4 卡件一览表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第三章 JX-300X中温控对象的建模 | 第48-62页 |
3.1 过程数学模型的表达式与对模型的要求 | 第48-50页 |
3.2 建立过程数学模型的两个基本方法 | 第50-51页 |
3.2.1 机理法建模 | 第50页 |
3.2.2 测试法建模 | 第50-51页 |
3.3 阶跃响应的获取 | 第51-60页 |
3.3.1 由阶跃响应确定近似传递函数 | 第52-55页 |
3.3.2 温度对象建模 | 第55-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基于粗糙集和思维进化算法的模糊建模及控制仿真 | 第62-104页 |
4.1 思维进化算法 | 第62-69页 |
4.1.1 思维进化算法(Mind Evolutionary Algorithm)的提出 | 第62页 |
4.1.2 思维进化算法的基本概念[14-17] | 第62-64页 |
4.1.3 思维进化算法的结构框架 | 第64-66页 |
4.1.4 思维进化算法与遗传算法的比较 | 第66-67页 |
4.1.5 思维进化算法的应用 | 第67-69页 |
4.2 连续属性的离散化 | 第69-72页 |
4.3 基于粗糙集—思维进化的模糊建模新方法 | 第72-83页 |
4.3.1 建模步骤 | 第73-75页 |
4.3.2 具体应用 | 第75-83页 |
4.4 基于粗糙集和思维进化算法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 第83-98页 |
4.4.1 模糊逻辑控制 | 第83-85页 |
4.4.2 基于粗糙集和思维进化算法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 第85-86页 |
4.4.3 基于粗糙集—思维进化算法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86-89页 |
4.4.4 基于粗糙集—思维进化算法的模糊控制器的仿真 | 第89-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104-106页 |
附录1 | 第106-107页 |
附录2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发表论文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