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有源耳罩工程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4页 |
1.1 引言 | 第6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8页 |
1.3 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8-12页 |
1.3.1 模拟式有源耳罩 | 第8-10页 |
1.3.2 数字式有源耳罩 | 第10-11页 |
1.3.3 有源耳罩的工程实现 | 第11-12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自适应有源控制系统及其实现 | 第14-22页 |
2.1 自适应有源控制系统概述 | 第14-16页 |
2.2 自适应有源控制系统实现 | 第16-22页 |
2.2.1 外围电路 | 第16-18页 |
2.2.2 数字信号处理 | 第18-20页 |
2.2.3 软件设计与调试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FLMS | 第22-34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22-27页 |
3.3 FLMS算法性能分析 | 第27-29页 |
3.4 FLMS算法计算机仿真 | 第29-33页 |
3.4.1 滤波器长度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2 收敛系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第31-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次级通路建模 | 第34-55页 |
4.1 次级通路建模对有源噪声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4-37页 |
4.2 影响次级通路建模精度的其他因素 | 第37-38页 |
4.3 次级通路建模方法 | 第38-43页 |
4.3.1 自适应离线建模 | 第39-40页 |
4.3.2 自适应在线建模 | 第40-43页 |
4.4 次级通路特性及建模计算机仿真 | 第43-54页 |
4.4.1 矩形封闭空间声传递函数 | 第43-46页 |
4.4.2 扬声器幅频响应 | 第46-47页 |
4.4.3 电子线路特性 | 第47-49页 |
4.4.4 次级通路建模仿真 | 第49-54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5-73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实验系统装置和所用的仪器 | 第55-57页 |
5.3 次级通路建模算法及有源降噪算法实现 | 第57-60页 |
5.3.1 次级通路建模算法汇编程序实现 | 第57-58页 |
5.3.2 有源降噪算法汇编程序实现 | 第58-60页 |
5.4 次级通路建模 | 第60-65页 |
5.4.1 时延通路建模 | 第60-61页 |
5.4.2 LMS算法建模 | 第61-64页 |
5.4.3 实验结论 | 第64-65页 |
5.5 有源降噪结果及分析 | 第65-70页 |
5.5.1 实验方法 | 第65页 |
5.5.2 采用DLMS算法有源降噪实验结果 | 第65-67页 |
5.5.3 采用FLMS算法有源降噪实验结果 | 第67-70页 |
5.5.4 实验结论 | 第70页 |
5.6 有源耳罩工程实现中的其它关键问题 | 第70-72页 |
5.6.1 控制器外围电路的设计 | 第70-71页 |
5.6.2 电声器件的选择 | 第71页 |
5.6.3 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 第71-72页 |
5.6.4 宽带噪声的降噪效果 | 第7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3-76页 |
6.1 引言 | 第73页 |
6.2 全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73-74页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