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裸粒水稻花器官变异的形态发生、基因定位及功能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1 引言第13-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31页
 2.1 植物开花时间的调控途径第15-20页
  2.1.1 光周期促进途径第15-17页
   2.1.1.1 光照长度第15-16页
   2.1.1.2 昼夜节律生物钟利中心摇摆第16-17页
  2.1.2 春化促进途径第17-18页
  2.1.3 自动调控途径第18页
  2.1.4 赤霉素途径第18-20页
 2.2 植物中花序分生组织属性基因第20-22页
 2.3 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第22-25页
  2.3.1 LEAFY基因及其同源基因第22-23页
  2.3.2 APETALAl基因及其同源基因第23-24页
  2.3.3 CAULIFLOWER基因第24-25页
 2.4 花器官分生组织特异基因第25-26页
 2.5 花器官组织特异基因的激活与互作第26-28页
 2.6 裸粒水稻研究进展第28-31页
  2.6.1 形态特征第28-29页
  2.6.2 生理生化特征第29页
  2.6.3 细胞学特征第29页
  2.6.4 遗传分析第29-31页
3 材料与方法第31-38页
 3.1 材料第31-32页
  3.1.1 植物材料第31页
  3.1.2 引物第31-32页
  3.1.3 菌株、质粒和工具酶第32页
 3.2 试验方法第32-38页
  3.2.1 裸粒水稻小花变异特征观察第32页
  3.2.2 裸粒水稻花器官形态发生观察第32页
  3.2.3 基因定位第32-33页
   3.2.3.1 基因组DNA提取第32-33页
   3.2.3.2 SSR分析第33页
  3.2.4 RT-PCR与测序第33-36页
   3.2.4.1 RNA的提取第33-34页
   3.2.4.2 RNA逆转录第34页
   3.2.4.3 PCR第34页
   3.2.4.4 PCR产物回收、克隆和测序第34-35页
   3.2.4.5 实时定量PCR分析第35-36页
  3.2.5 转基因试验第36-38页
   3.2.5.1 转基因质粒的构建第36页
   3.2.5.2 农杆菌EHA105的电转化第36页
   3.5.2.3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第36-37页
   3.5.2.4 拟南芥浸润法转基因第37-38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8-61页
 4.1 裸粒水稻花器官的变异特征第38-44页
  4.1.1 裸粒水稻株叶形态、穗部和小花特征第38-39页
  4.1.2 裸粒水稻花器官数目的变异特征第39-42页
  4.1.3 裸粒水稻一次枝梗上小穗花器官平均数目的变异特征第42-43页
  4.1.4 裸粒水稻一次枝梗不同节位的的小花花器官的变异特征第43-44页
 4.2 裸粒水稻颖花分化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第44-47页
 4.3 裸粒水稻花器官突变的基因定位与克隆第47-48页
  4.3.1 裸粒水稻的遗传分析第47页
  4.3.2 裸粒水稻的基因定位第47-48页
 4.4 裸粒水稻OsMADS1和其它MADS-box基因的表达研究第48-49页
 4.5 水稻OsMADS1的增强表达转基因研究第49-53页
 4.6 水稻OsMADS1干涉转基因研究第53-58页
 4.7 OsMADS1在双子叶植物拟南芥的异域表达研究第58-61页
5 讨论第61-68页
 5.1 花器官突变体是花发育研究的重要材料第61-62页
 5.2 裸粒水稻花器官突变特征第62-63页
 5.3 裸粒水稻花器官突变的细胞学基础第63页
 5.4 裸粒水稻花器官突变的分子基础第63-65页
 5.5 OsMADS1的表达水平对水稻花器官的影响第65-67页
 5.6 OsMADS1在双子叶植物拟南芥的表达研究第67-68页
6 参考文献第68-83页
7 附录:与博士论文研究有关的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毫米波宽频带低损耗介质复介电常数测试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乐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担保实践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