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2页 |
1. 理解 J2ME平台 | 第12-17页 |
1.1 Java语言的特点 | 第12页 |
1.2 Java平台用于无线开发的优越性 | 第12-13页 |
1.2.1 Java平台的安全性 | 第12页 |
1.2.2 Java编程的健壮性 | 第12-13页 |
1.2.3 Java强移植性的优势 | 第13页 |
1.3 J2ME的体系结构 | 第13-15页 |
1.4 当前需要做的工作 | 第15-17页 |
2. CLDC与 MIDP | 第17-40页 |
2.1 CLDC | 第17-21页 |
2.1.1 概述 | 第17-18页 |
2.1.1.1 设计目标 | 第17页 |
2.1.1.2 范围 | 第17-18页 |
2.1.2 CLDC的体系结构 | 第18-21页 |
2.1.2.1 KVM的运行环境 | 第18-20页 |
2.1.2.2 CLDC的类库 | 第20-21页 |
2.2 MIDP | 第21-32页 |
2.2.1 概述 | 第21页 |
2.2.1.1 范围 | 第21页 |
2.2.2 MIDP库 | 第21-22页 |
2.2.3 MIDP的图形系统 | 第22-32页 |
2.2.3.1 概述 | 第22-23页 |
2.2.3.2 事件模型 | 第23-27页 |
2.2.3.3 线程安全 | 第27-28页 |
2.2.3.4 MIDP参考的图形系统 | 第28-31页 |
2.2.3.5 MIDP程序的生命周期 | 第31-32页 |
2.3 KVM | 第32-40页 |
2.3.1 Java虚拟机的体系结构 | 第33-37页 |
2.3.1.1 类装载器子系统 | 第34页 |
2.3.1.2 方法区 | 第34-35页 |
2.3.1.3 堆 | 第35-36页 |
2.3.1.4 程序计数器 | 第36页 |
2.3.1.5 Java栈 | 第36-37页 |
2.3.1.6 本地方法栈 | 第37页 |
2.3.2 KVM中的重要数据结构 | 第37-40页 |
2.3.2.1 ClassrFable | 第37-38页 |
2.3.2.2 InternStringTable | 第38-39页 |
2.3.2.3 UTFStringTable | 第39-40页 |
3. KVM中的本地方法 | 第40-48页 |
3.1 K Native Interface | 第40-42页 |
3.1.1 设计目标 | 第41页 |
3.1.2 范围 | 第41-42页 |
3.2 本地方法的运行机制 | 第42页 |
3.3 本地方法编程概要 | 第42-48页 |
3.3.1 Java method与native method之间传递参数的方法 | 第43-45页 |
3.3.2 在native method中如何抛出例外 | 第45-46页 |
3.3.3 native method中的垃圾回收机制 | 第46-48页 |
4. MIDP图形系统的本地方法实现 | 第48-70页 |
4.1 MIDP的绘图模型 | 第48-51页 |
4.1.1 坐标系统 | 第48页 |
4.1.2 绘制直线 | 第48-49页 |
4.1.3 绘制和填充矩形 | 第49-50页 |
4.1.4 绘制和填充圆弧 | 第50-51页 |
4.2 图形系统体系结构 | 第51页 |
4.3 图形抽象层 | 第51-62页 |
4.3.1 重要数据结构及宏 | 第52-57页 |
4.3.2 实现过程 | 第57-62页 |
4.3.2.1 初始化屏幕 | 第57-58页 |
4.3.2.2 实现操作 | 第58-61页 |
4.3.2.3 屏幕刷新 | 第61-62页 |
4.4 Image对象的实现 | 第62-67页 |
4.4.1 绘制 Image对象到屏幕上 | 第63-64页 |
4.4.2 创建 Image对象 | 第64-67页 |
4.4.2.1 数据结构 | 第65-66页 |
4.4.2.2 实现操作 | 第66-67页 |
4.5 事件响应 | 第67-70页 |
5. 实现示例 | 第70-73页 |
5.1 基本绘图 | 第70页 |
5.2 用户界面控件 | 第70-72页 |
5.3 游戏 | 第72-73页 |
6. 结束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 作者科研经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78-79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