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1-3 研究思路、结构及研究重点、内容 | 第8-10页 |
1-3-1 研究思路、结构 | 第8-9页 |
1-3-2 研究内容安排和研究重点 | 第9-10页 |
第二章 国内外评估的实践总结与理论综述 | 第10-19页 |
§2-1 评估的实践 | 第10-11页 |
2-1-1 美国 | 第10页 |
2-1-2 德国 | 第10-11页 |
2-1-3 中国 | 第11页 |
§2-2 R&D项目评估理论综述 | 第11-14页 |
2-2-1 国外R&D项目评估理论综述 | 第11-13页 |
2-2-2 国内R&D项目评价的现状 | 第13-14页 |
§2-3 R&D评估问题界定及类型 | 第14-16页 |
2-3-1 R&D评估的界定 | 第14页 |
2-3-2 评估分类 | 第14-16页 |
§2-4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第16-19页 |
2-4-1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2-4-2 问题总结与解决思路 | 第17-19页 |
第三章 R&D项目评估的一般方法论 | 第19-27页 |
§3-1 R&D项目生命周期特征及评估 | 第19-20页 |
3-1-1 一般项目生命周期理论 | 第19页 |
3-1-2 R&D项目生命周期 | 第19-20页 |
3-1-3 R&D项目评估的特殊性及难题 | 第20页 |
§3-2 评估的基本思路 | 第20-21页 |
3-2-1 评估的原则 | 第21页 |
3-2-2 评价的步骤 | 第21页 |
§3-3 R&D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 第21-23页 |
3-3-1 指标体系分类 | 第21-22页 |
3-3-2 建立指标体系需要遵循的原则 | 第22页 |
3-3-3 指标体系的建立程序 | 第22-23页 |
§3-4 R&D项目评估阶段与评估方法 | 第23-27页 |
3-4-1 立项评估目的与评估方法 | 第23页 |
3-4-2 进展评估目的与评估方法 | 第23-24页 |
3-4-3 R&D项目绩效评估的评估目的及评估方法 | 第24-27页 |
第四章 立项评估 | 第27-36页 |
§4-1 立项评估的内容 | 第27-28页 |
§4-2 综合集成评估 | 第28-29页 |
§4-3 基于不精确信息的R&D项目评估 | 第29-30页 |
4-3-1 不精确决策信息的处理 | 第29页 |
4-3-2 属性权重的确定 | 第29-30页 |
4-3-3 评估 | 第30页 |
§4-4 非共识项目的立项评估 | 第30-36页 |
4-4-1 非共识项目的界定 | 第31-33页 |
4-4-2 非共识项目形成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4-3-3 非共识项目的评估选择 | 第34-36页 |
第五章 进展评估 | 第36-45页 |
§5-1 阶段划分与参照标准 | 第37-38页 |
5-1-1 项目进展的三个阶段 | 第37页 |
5-1-2 评估参考标准 | 第37-38页 |
§5-2 实施度评估及中止决策 | 第38-45页 |
5-2-1 实施度评估 | 第38-39页 |
5-2-2 中止决策 | 第39-45页 |
第六章 绩效评估 | 第45-56页 |
§6-1 绩效界定 | 第45-47页 |
6-1-1 判断项目成功的绩效因素及绩效类型 | 第45-46页 |
6-1-2 绩效的特点 | 第46-47页 |
§6-2 绩效指标的处理 | 第47-49页 |
6-2-1 集中、离散与协调 | 第47-48页 |
6-2-2 主成分分析 | 第48页 |
6-2-3 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 第48-49页 |
§6-3 成功度评估 | 第49-51页 |
§6-4 投入产出分析 | 第51-55页 |
6-4-1 数据包络分析(DEA) | 第51-54页 |
6-4-2 排序评估 | 第54-55页 |
§6-5 绩效评估结果的利用 | 第55-5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