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7-9页 |
·监管的内涵 | 第7页 |
·关于监管模式 | 第7-8页 |
·我国监管模式的选择 | 第8-9页 |
第2章 绪论 | 第9-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0页 |
·论文的框架结构和研究目的 | 第10-12页 |
第3章 理论借鉴和基本理论分析 | 第12-18页 |
·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 第13-14页 |
·管制理论 | 第14-15页 |
·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15-16页 |
·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的规定性 | 第16-18页 |
第4章 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历史沿革与问题分析 | 第18-25页 |
·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历史沿革 | 第18-20页 |
·问题分析 | 第20-25页 |
·监管主体多元化,重复监管问题突出 | 第20-21页 |
·行业自律性监管机制弱化 | 第21-22页 |
·证券审计市场自发调节机制失灵 | 第22页 |
·在具体的监管做法上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第5章 原因分析 | 第25-32页 |
·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的环境分析 | 第25-28页 |
·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监管法律制度建设滞后 | 第28-29页 |
·监管体制上的缺陷 | 第29页 |
·证券审计市场机制不完善 | 第29-30页 |
·理论支撑上的匮乏 | 第30-32页 |
第6章 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模式国际比较 | 第32-41页 |
·美国模式 | 第32-34页 |
·英国模式 | 第34-36页 |
·法国模式 | 第36-38页 |
·德国模式 | 第38页 |
·日本模式 | 第38-39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9-41页 |
第7章 我国监管模式的现实选择 | 第41-47页 |
·监管模式选择的原则 | 第41页 |
·我国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模式的现实选择 | 第41-47页 |
·理论分析 | 第41-44页 |
·构筑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 | 第44-47页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7-51页 |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对策建议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