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原料与辅助物料论文

可环境消纳塑料助剂——共生稀土(镧、铈、镨)-邻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敏化效果研究

内容提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2页
中文摘要第2-12页
第一部分 综述第12-56页
 第一章 稀土系列光敏剂及其在可环境消纳塑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第12-46页
  0 前言第12-13页
  1 环境友好塑料材料的定义及研究范畴第13-16页
   ·环境友好塑料材料的定义第13-14页
   ·环境友好塑料材料的研究范畴第14-16页
     ·减量化第14页
     ·资源化第14-15页
     ·无害化第15-16页
     ·清洁生产和降低能耗第16页
  2 塑料“白色污染”现状及治理方式第16-21页
   ·塑料“白色污染”的现状第16-17页
   ·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方式第17-21页
     ·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分离与回收利用技术第17-19页
     ·含有废塑料的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第19-21页
  3 “可环境消纳塑料”最新研究动态第21-25页
   ·“可环境消纳塑料”的分类及技术特点第21-24页
   ·“可环境消纳塑料”的最新研究动态第24-25页
  4 光降解塑料的研究现状第25-28页
  5 光敏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第28-31页
   ·芳香酮类光敏剂第28页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第28-29页
   ·过渡金属化合物第29-31页
  6 稀土羧酸配合物合成与应用第31-43页
   ·稀土羧酸配合物的结构研究现状第32-34页
   ·稀土羧酸配合物的发光研究第34-39页
     ·稀土离子的4f电子能级和发光分类第35页
     ·光致发光稀土配合物的配体第35-36页
     ·稀土配合物发光的基本原理第36-39页
   ·稀土羧酸配合物对塑料的光敏化特性及机理第39-43页
     ·稀土羧酸配合物的光敏化作用第39页
     ·稀土羧酸配合物的避光氧化降解特性第39-41页
     ·对PVC塑料的热稳定、光敏化作用及机理第41-43页
  7 本项目提出的意义及研究的目的第43-46页
   ·本项目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的组成部分第44-45页
   ·本项目的研究可扩展“可环境消纳塑料助剂”的研究领域第45页
   ·率先开发具有光敏化效果的芳香族羧酸稀土配合物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6页
第二部分 合成及表征——邻苯二甲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56-122页
 1 前言第56页
 2 实验部分第56-59页
   ·主要原料及规格第56页
   ·配合物的合成第56-57页
   ·分析仪器型号及测试方法第57-59页
 第二章 铈-邻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59-83页
  1 结果与讨论第59-81页
   ·不同pH时铈-邻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59-66页
     ·X-射线粉末衍射第59-60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60-64页
     ·元素分析第64-66页
   ·配合物配位方式转折点的确定第66-67页
   ·反应条件的探讨第67-69页
     ·最佳配比的确定第67-68页
     ·最佳反应温度的确定第68-69页
   ·配合物的性能表征第69-81页
     ·溶解性实验第69页
     ·紫外吸收光谱第69-71页
     ·荧光光谱第71-77页
       ·固体荧光光谱第71-74页
       ·在二甲亚砜溶液中的荧光光谱第74-76页
       ·在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的荧光光谱第76-77页
     ·热重分析第77-81页
  2 结论第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第三章 镧-邻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83-92页
  1 结果与讨论第83-90页
   ·不同pH时镧-邻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83-85页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83-84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84页
     ·配合物配位方式转折点的确定第84-85页
   ·反应条件的探讨第85-86页
     ·最佳温度的确定第85-86页
   ·配合物的性能表征第86-90页
     ·紫外吸收光谱第86-87页
     ·荧光光谱分析第87-90页
       ·固体粉末荧光光谱第87-89页
       ·在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的荧光光谱第89-90页
  2 结论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2页
 第四章 镨-邻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92-98页
  1 结果与讨论第92-97页
   ·不同pH时镨-邻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92-94页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92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92-93页
     ·配合物配位方式转折点的确定第93-94页
   ·配合物的性能表征第94-97页
     ·紫外光谱分析第94-95页
     ·荧光光谱分析第95-97页
  2 结论第97页
  参考文献第97-98页
 第五章 共生稀土-邻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98-115页
  1 结果与讨论第98-114页
   ·不同pH时共生稀土-邻苯二甲酸配合物合成与结构表征第98-101页
     ·X-射线粉末衍射第98-99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99-101页
     ·配合物配位方式转折点的确定第101页
   ·反应条件的探讨第101-102页
     ·反应最佳温度的确定第101-102页
   ·配合物的性能表征第102-114页
     ·溶解性实验第102-103页
     ·紫外吸收光谱第103-104页
     ·荧光光谱分析第104-110页
       ·固体粉末荧光光谱第104-108页
       ·在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的荧光光谱第108-110页
     ·能谱分析第110-111页
     ·热重分析第111-114页
  2 结论第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5页
 第六章 不同稀土元素对稀土-邻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影响第115-122页
  0 前言第115页
  1 不同稀土-邻苯二甲酸配合物的性能比较第115-120页
   ·配位方式转折点的区别第115-117页
   ·紫外光谱的区别第117-118页
   ·荧光光谱的区别第118-120页
  2 稀土-邻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总结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2页
第三部分 应用研究 稀土-邻苯二甲酸配合物在可环境消纳塑料中的应用第122-146页
 1 前言第122-123页
 2 实验部分第123-125页
   ·试剂与原料第123页
   ·实验步骤第123页
     ·薄膜制备第123页
     ·试验方法第123页
   ·分析测试第123-125页
     ·扫描电镜(SEM)第123-124页
     ·红外光谱(IR)第124页
     ·分子量第124-125页
 第七章 稀土-邻苯二甲酸配合物在PE中的光敏化效果研究第125-136页
  1 结果与讨论第125-136页
   ·光敏剂不同添加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第125-129页
     ·邻苯二甲酸氢铈的光敏化效果第125-127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125-126页
       ·扫描电镜照片第126-127页
     ·邻苯二甲酸铈的光敏化效果第127-129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127-128页
       ·扫描电镜照片第128-129页
   ·不同光敏剂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第129-136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129-131页
     ·扫描电镜照片第131-133页
     ·羰基指数测定第133-134页
     ·分子量测定第134-136页
  2 结论第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浆谷氨酰胺变化
下一篇:路堑式坡残积土质边坡变形与稳定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