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研究一 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水浸液对菊花栽培品种‘高压太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22-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1.1 材料 | 第23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2.1 不同水浸液的制备 | 第23-24页 |
1.2.2 不同水浸液的种子萌发生物检测 | 第24页 |
1.2.3 菊花各部位水浸液对幼苗生长影响的生物检测 | 第24页 |
1.2.4 水浸液活性炭(AC)吸附及不溶性聚乙烯吡咯酮(PVP)处理后对菊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生测 | 第24页 |
1.3 指标测定 | 第24-25页 |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 | 第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2.1 不同水浸液对菊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5-27页 |
2.2 水浸液对菊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 活性炭和不溶性PVP吸附处理之后水浸液对菊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28页 |
2.4 不同水浸液处理对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28-30页 |
2.4.1 硝酸还原酶活性 | 第28-29页 |
2.4.2 根系脱氢酶 | 第29-30页 |
2.4.3 膜脂过氧化 | 第30页 |
3 讨论 | 第30-31页 |
4 本文结论 | 第31-32页 |
研究二 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水浸液处理对菊花‘高压太子’扦插生根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32-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1.1 材料 | 第33页 |
1.2 菊花‘高压太子’扦插生根及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水浸液处理 | 第33页 |
1.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33-34页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 | 第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4页 |
2.1 不同水浸液处理对菊花‘高压太子’扦插生根根长、鲜重及根数的影响 | 第34-37页 |
2.2 不同水浸液处理对菊花‘高压太子’扦插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37-44页 |
2.2.1 叶绿素含量 | 第37-38页 |
2.2.2 标志性酶活性 | 第38-40页 |
2.2.3 大分子物质代谢 | 第40-41页 |
2.2.4 根系膜稳定性 | 第41-44页 |
3 讨论 | 第44-46页 |
4 本文结论 | 第46-47页 |
研究三 连作菊花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水浸液处理对盆栽菊花‘高压太子’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47-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1.1 材料 | 第48页 |
1.2 盆栽菊花‘高压太子’水浸液的浇灌处理 | 第48页 |
1.3 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48-49页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 | 第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2.1 不同水浸液处理对盆栽菊花‘高压太子’花枝长度、花序直径和花枝粗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2.2 不同水浸液处理对盆栽菊花‘高压太子’膜稳定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2.2.1 对膜稳定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2.2.2 脂质过氧化水平 | 第51-52页 |
2.3 不同水浸液处理对盆栽菊花‘高压太子’重要酶活性的影响 | 第52-54页 |
2.4 不同水浸液处理对盆栽菊花‘高压太子’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54页 |
2.5 不同水浸液处理对盆栽菊花‘高压太子’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54-57页 |
3 讨论 | 第57-58页 |
4 本文结论 | 第58-60页 |
全文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