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页 |
| ·密码学概述 | 第7-8页 |
| ·计算上安全与信息理论安全 | 第8-9页 |
| ·无条件安全与可证明安全性 | 第9-10页 |
|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第11-17页 |
| ·概率论基础 | 第11-12页 |
| ·信息论基础 | 第12-15页 |
| ·SHANNON熵 | 第12-14页 |
| ·R(?)NYI熵和最小熵 | 第14-15页 |
| ·UNIVERSAL HASH函数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信息理论安全信道模型及密钥协商 | 第17-29页 |
| ·SHANNON完善保密信道模型 | 第17-19页 |
| ·模型描述 | 第17-18页 |
| ·SHANNON悲观定理 | 第18-19页 |
| ·模型分析 | 第19页 |
| ·信息理论安全有扰信道模型 | 第19-24页 |
| ·WYNER的搭线窃听信道模型 | 第19-20页 |
| ·有扰广播信道模型 | 第20-22页 |
| ·带反馈信道的有扰广播信道模型 | 第22-23页 |
| ·卫星广播信道模型 | 第23-24页 |
| ·量子信道模型与量子密码 | 第24-25页 |
| ·信息理论安全密钥协商的一般过程 | 第25-26页 |
| ·一种新的信息理论安全有扰信道模型 | 第26-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优先提取/退化与信息协调 | 第29-47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优先提取协议的设计与分析 | 第29-34页 |
| ·重复码协议 | 第30-31页 |
| ·迭代协议 | 第31-32页 |
| ·比特对迭代协议 | 第32-34页 |
| ·优先提取/退化协议的设计与分析 | 第34-35页 |
| ·优先退化协议 | 第34-35页 |
| ·优先提取/优先退化混合协议 | 第35页 |
| ·信息协调协议的设计与分析 | 第35-38页 |
| ·信息协调交互信息量的下界 | 第35-36页 |
| ·优先提取协议Ⅰ | 第36页 |
| ·折半查找信息协调协议 | 第36-37页 |
| ·CASCADE信息协调协议 | 第37-38页 |
| ·一种新的信息协调协议 | 第38-45页 |
| ·预备知识 | 第38-40页 |
| ·协议设计 | 第40-43页 |
| ·协议分析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页 |
| ·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保密增强以及密钥协商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 第47-51页 |
| ·保密增强协议的设计与分析 | 第47-48页 |
| ·保密容量与密钥速率 | 第48-49页 |
| ·保密容量 | 第48页 |
| ·密钥速率 | 第48-49页 |
| ·无条件安全密钥协商所能提取出的秘密钥的长度 | 第49-50页 |
| ·信息协调对EVE的R(?)NYI熵的影响 | 第49-50页 |
| ·经保密增强协议所能提取出的无条件安全的秘密钥长度 | 第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