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力学论文--结构动力学论文

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强震记录选择

第1章 绪论第1-13页
   ·地震工程理论研究的发展第8-9页
   ·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地震动输入研究的关系第9-11页
   ·地震动输入方法研究的现状与进展第11-12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12-13页
第2章 地震动与设计反应谱第13-24页
   ·引言第13页
   ·地震动特性第13-16页
     ·振幅第13-14页
     ·频谱第14-16页
     ·持时第16页
   ·影响地震动特性的因素第16-18页
     ·地震动的震源效应第16-17页
     ·地震动的路径效应第17页
     ·地震动的场地效应第17-18页
   ·地震动的估计第18-19页
   ·设计反应谱第19-24页
     ·地震反应谱第19-20页
     ·反应谱理论及其基本假定第20-22页
     ·设计反应谱第22-24页
第3章 地震波的选择方法第24-40页
   ·引言第24-25页
   ·选波控制指标的确定第25-27页
   ·罕遇地震下设计反应谱修正的必要性第27-32页
     ·从震害分析看第27-29页
     ·从规范背景看第29-32页
   ·弹塑性修正反应谱的确定第32-40页
     ·各国规范抗震设计反应谱的简单对比第32-37页
     ·近期研究报告第37-38页
     ·罕遇地震下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的确定第38-40页
第4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第40-46页
   ·概述第40页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非线性单元模型第40-42页
   ·恢复力模型第42-43页
   ·结构计算程序选取第43-46页
第5章 算例分析第46-62页
   ·算例的选取与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6-49页
   ·地震波的选取第49-54页
   ·平面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第54-6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第62页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 WAVE30的IDARC-2D数据文件第69-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eb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工作流的企业业务过程自动化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