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43页 |
·高速铁路的发展 | 第13-15页 |
·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39页 |
·国外对于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6-34页 |
·现场量测和模型试验研究 | 第22-26页 |
·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第26-28页 |
·微压波的主要减缓措施 | 第28-34页 |
·国内对于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34-39页 |
·存在的缺陷 | 第39-4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41-43页 |
第2章 隧道空气动力学模型试验平台及相似理论 | 第43-57页 |
·模型试验相似准则的建立 | 第43-46页 |
·雷诺相似准则的限制条件 | 第43页 |
·相似准则--π定理的应用 | 第43-45页 |
·相似关系的确定 | 第45-46页 |
·高速列车--隧道模型试验平台 | 第46-54页 |
·压力及噪声采集系统 | 第46-49页 |
·空气炮技术参数 | 第49-52页 |
·电气控制系统 | 第52-53页 |
·速度测量系统 | 第53-54页 |
·无缓冲结构隧道的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3章 高速列车突入隧道时产生的流场特性的研究 | 第57-72页 |
·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压力波动过程的分析 | 第57-60页 |
·初始压缩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第60-67页 |
·初始压力变化值与最大压力变化值之比 | 第62页 |
·列车速度、隧道阻塞比、车头长细比的影响 | 第62-67页 |
·初始压缩波的最大压力值和最大压力梯度值的计算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4章 微压波产生机理及其数值模拟 | 第72-89页 |
·微压波的数值求解过程 | 第72-77页 |
·计算格式 | 第72-75页 |
·边界条件 | 第75-76页 |
·网格划分 | 第76-77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7-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5章 断面扩大无开口型缓冲结构 | 第89-100页 |
·断面扩大无开口型缓冲结构下压力变化过程的分析 | 第89-92页 |
·缓冲结构长度和断面扩大率对压缩波的影响 | 第92-96页 |
·缓冲结构长度对压缩波的波形的影响 | 第92-93页 |
·缓冲结构长度对压缩波的压力和压力梯度的影响 | 第93-95页 |
·缓冲结构断面扩大率对压缩波的压力和压力梯度的影响 | 第95-96页 |
·缓冲结构最优断面扩大率的理论计算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6章 喇叭型缓冲结构的作用机理 | 第100-110页 |
·喇叭型缓冲结构下压力波动过程的分析 | 第100-102页 |
·喇叭型缓冲结构的最优化 | 第102-106页 |
·圆锥型缓冲结构 | 第106-108页 |
·喇叭型缓冲结构所需最小长度的计算 | 第108-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7章 开口型缓冲结构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 第110-133页 |
·开口型缓冲结构下压力波动过程的分析 | 第110-112页 |
·单个开口型缓冲结构对于压缩波的影响 | 第112-121页 |
·单个开口对于开口附近流场的影响 | 第112-116页 |
·开口对于初始压缩波的压力变化的影响 | 第116-120页 |
·开口率对初始压缩波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断面积不变开口型缓冲结构的优化 | 第121-125页 |
·扩大断面开口型缓冲结构的优化 | 第125-128页 |
·开口型缓冲结构所需最小长度的计算 | 第128-130页 |
·新建开口型缓冲结构所需最小长度的计算 | 第128页 |
·既有开口型缓冲结构改造所需最小长度的计算 | 第128-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3页 |
结论 | 第133-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5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5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