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 缩略语词表 | 第8-11页 |
| 一、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 1 矿物质元素概述 | 第11-23页 |
| ·钙、磷 | 第11-16页 |
| ·钙、磷的分布和作用 | 第11页 |
| ·钙磷的吸收和代谢 | 第11-13页 |
| ·钙、磷缺乏和过量 | 第13-14页 |
| ·钙、磷代谢的调节 | 第14-15页 |
| ·钙、磷的需要量 | 第15-16页 |
| ·检测指标 | 第16页 |
| ·镁 | 第16-18页 |
| ·镁的分布和作用 | 第16页 |
| ·镁的吸收和代谢 | 第16-17页 |
| ·镁的缺乏和过量 | 第17页 |
| ·镁的需要量 | 第17-18页 |
| ·检测指标 | 第18页 |
| ·锌 | 第18-21页 |
| ·锌的分布和作用 | 第18页 |
| ·锌的吸收和代谢 | 第18-20页 |
| ·锌的缺乏和过量 | 第20页 |
| ·锌的需要量 | 第20页 |
| ·检测指标 | 第20-21页 |
| ·研究动物矿物质吸收代谢常用的方法 | 第21-23页 |
| 2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3-24页 |
|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二、 试验研究 | 第24-4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 ·试验动物 | 第24页 |
| ·试验日粮 | 第24页 |
| ·处理设计 | 第24-25页 |
|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 ·样品的采集 | 第25-26页 |
| ·饲料采集 | 第25页 |
| ·瘤胃液采样及预处理 | 第25页 |
| ·粪样采集及预处理 | 第25-26页 |
| ·尿样的采集及预处理 | 第26页 |
| ·血样的采集及预处理 | 第26页 |
| ·乳样的采集及预处理 | 第26页 |
| ·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 ·pH的测定方法 | 第26页 |
| ·NH3-N的测定方法 | 第26页 |
| ·VFA的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 ·矿物质元素的测定 | 第27-28页 |
| ·碱性磷酸酶的测定方法 | 第28页 |
| ·乳常规成分的测定 | 第28页 |
| ·计算方法 | 第28页 |
|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 2 结果 | 第28-41页 |
| ·饲喂不同日粮对Ca、P、Mg、Zn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第28-33页 |
| ·Ca的表观消化率 | 第28-29页 |
| ·P的表观消化率 | 第29页 |
| ·Mg的表观消化率 | 第29-30页 |
| ·Zn的进食与消化 | 第30-33页 |
| ·采食前后血液中Ca、P、Mg、Zn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规律 | 第33-34页 |
| ·不同日粮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第34-40页 |
| ·瘤胃液pH值的变化规律 | 第34页 |
| ·瘤胃液NH3_N( mg/dl)浓度的变化规律 | 第34-35页 |
| ·瘤胃液中总挥发酸(vmol/ml)的动态变化 | 第35-36页 |
| ·瘤胃液乙酸浓度的变化规律 | 第36-37页 |
| ·瘤胃液丙酸浓度的变化规律 | 第37-38页 |
| ·瘤胃液丁酸浓度的变化规律 | 第38-39页 |
| ·瘤胃液乙酸丙酸浓度比的变化规律 | 第39-40页 |
| ·不同日粮对乳产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 第40-41页 |
| 3 讨论 | 第41-45页 |
| ·不同日粮对奶牛矿物质元素Ca、P、Mg、Zn消化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不同日粮对奶牛血液中Ca、P、Mg、Zn和ALP的影响 | 第42-43页 |
| ·不同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瘤胃液pH值 | 第43页 |
| ·瘤胃液氨氮(NH3_N) | 第43页 |
| ·挥发性脂肪酸(VFA) | 第43-44页 |
| ·不同日粮对奶牛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 第44-45页 |
| 4 结论 | 第45-47页 |
| 附录: | 第47-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