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挤压快速成形机喷头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引言 | 第8页 |
·RP 技术即快速成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8-10页 |
·快速成形工艺回顾 | 第10-11页 |
·熔融挤压快速成形技术 | 第11-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熔融挤压快速成形机喷头的设计 | 第14-23页 |
·喷头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14-15页 |
·喷头系统的功能要求分析 | 第14-15页 |
·喷头系统的其它设计要求 | 第15页 |
·用于熔融挤压快速成形的高聚物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15-18页 |
·高聚物成形材料的性能要求 | 第16-17页 |
·ABS 的物性分析 | 第17-18页 |
·喷头系统中送丝驱动部分的分析 | 第18-22页 |
·送丝驱动机构的原理 | 第18-19页 |
·送丝驱动机构的送丝驱动力计算 | 第19-22页 |
·其他驱动方式 | 第22页 |
·液化器和喷嘴部分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喷嘴加工方法的比较 | 第23-33页 |
·各种加工方法的比较 | 第23-28页 |
·机械加工 | 第23-24页 |
·特种加工 | 第24-28页 |
·喷嘴加工方案的确定 | 第28-31页 |
·加工方法的确定 | 第28-30页 |
·加工方案的确定 | 第30-31页 |
·加工设备及材料 | 第31页 |
·加工结果 | 第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激光加工喷头粗糙度的分析 | 第33-43页 |
·基本知识 | 第33-37页 |
·基本术语 | 第33-34页 |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 第34-37页 |
·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基本原则 | 第37页 |
·表面粗糙度检测方法的确定 | 第37-39页 |
·比较法 | 第37-38页 |
·印模法 | 第38页 |
·光切法 | 第38页 |
·干涉法 | 第38页 |
·针描法 | 第38-39页 |
·测量方法的确定 | 第39页 |
·实验仪器的选用 | 第39页 |
·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粗糙度结果 | 第39-40页 |
·粗糙度分析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喷头流道的阻力计算 | 第43-60页 |
·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3页 |
·边界条件 | 第43-44页 |
·喷头流道中高聚物熔体流动过程的分析 | 第44-52页 |
·高聚物熔体流动的基本概念 | 第44-46页 |
·流体力学方程 | 第46-48页 |
·纯剪切流动中其它基本关系式和润滑近似 | 第48-49页 |
·喷头流道内熔体的流动分析 | 第49-52页 |
·有限元流场分析 | 第52-59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2-56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56-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60-62页 |
符号说明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已发表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