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气体分析法测定单叶光合速率常见问题及误差分析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植物光合作用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红外气体分析法测定技术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误差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系统结构中存在问题及产生的误差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测定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产生的误差研究现状 | 第15页 |
| ·植物本身生理特性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案 | 第17-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 ·田间试区基本状况 | 第17页 |
| ·实验材料及田间管理 | 第17页 |
| ·实验设计 | 第17-19页 |
| ·各传感器精度的收集 | 第17页 |
| ·仪器误差估算方法的确定 | 第17页 |
| ·环境因子日变化的观测 | 第17-18页 |
| ·环境因子短时间内变化的观测 | 第18页 |
| ·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关系曲线的测定 | 第18页 |
| ·不同流量下叶片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18页 |
| ·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18页 |
| ·叶片不同部位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18页 |
| ·叶片光合速率对光环境瞬时变化响应的测定 | 第18-19页 |
| ·数据分析处理 | 第19-21页 |
| ·光合作用计算公式 | 第19页 |
| ·仪器误差估算方法 | 第19-20页 |
| ·对比观测中环境因子变化量的确定 | 第20页 |
| ·对比观测中环境因子变化量导致的误差的确定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仪器误差分析 | 第21-29页 |
| ·开路系统仪器误差分析 | 第21-25页 |
| ·系统综合误差 | 第21-23页 |
| ·红外CO_2分析器测量误差 | 第23-24页 |
| ·流量测量误差 | 第24页 |
| ·光合面积测量误差 | 第24-25页 |
| ·闭路系统仪器误差分析 | 第25-29页 |
| ·系统综合误差 | 第25-27页 |
| ·红外CO_2分析器测量误差 | 第27页 |
| ·光合面积测量误差 | 第27页 |
| ·容积测量误差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观测误差分析 | 第29-40页 |
| ·观测时间误差 | 第29-35页 |
| ·环境因子长时间尺度变化的影响 | 第29-34页 |
| ·环境因子短时间尺度变化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取样误差 | 第35-36页 |
| ·不同叶位叶片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叶片不同测定部位的影响 | 第36页 |
| ·流量选择造成的误差 | 第36-40页 |
| 第五章 生物误差分析 | 第40-45页 |
| ·光诱导的影响 | 第40-43页 |
| ·光合振荡的影响 | 第43页 |
| ·气孔振荡的影响 | 第43-4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5-51页 |
| ·主要结论 | 第45-47页 |
| ·仪器误差 | 第45页 |
| ·观测误差 | 第45-46页 |
| ·生物误差 | 第46-47页 |
| ·讨论 | 第47-48页 |
| ·仪器误差 | 第47页 |
| ·观测误差 | 第47页 |
| ·生物误差 | 第47-48页 |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8-49页 |
| ·建议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个人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