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26页 |
·船撞桥问题的由来 | 第15-16页 |
·船撞桥事故综述 | 第16-20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 | 第20-24页 |
·船撞桥问题成为交通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 第20-22页 |
·有关船撞桥问题尚需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 第22-23页 |
·本文工作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页 |
·本文研究的课题背景 | 第23-2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4-26页 |
·回顾与总结船撞桥问题的研究情况 | 第24页 |
·船撞桥事故研究 | 第24页 |
·船撞桥概率研究 | 第24页 |
·船撞桥风险分析框架研究 | 第24-25页 |
·哈尔滨松花江斜拉桥船撞风险分析 | 第25-26页 |
第2章 船撞桥理论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26-45页 |
·船撞桥问题研究的主要发展历程 | 第26-28页 |
·船撞桥的力学研究 | 第28-30页 |
·船撞桥风险分析 | 第30-34页 |
·船撞桥概率研究 | 第30-33页 |
·船撞桥后果研究 | 第33页 |
·船撞桥风险准则 | 第33-34页 |
·船撞桥事故研究 | 第34-35页 |
·桥梁防船撞设计方法 | 第35-41页 |
·美国AASHTO指导规范及LRFD规范 | 第36-38页 |
·我国《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 第38-40页 |
·我国《铁路工程技术规范》 | 第40页 |
·《挪威桥梁载荷规范》 | 第40-41页 |
·修正后的沃辛公式 | 第41页 |
·桥墩防撞研究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3章 船撞桥事故数据库及总体统计分析 | 第45-63页 |
·船撞桥事故数据库的建立 | 第46-50页 |
·建立中国船撞桥事故数据库的意义和目的 | 第47-48页 |
·船撞桥事故数据库的建立 | 第48-50页 |
·与国际PIANC第19工作组所建立的国际数据库的比较 | 第50页 |
·船撞桥事故的总体统计分析 | 第50-51页 |
·船撞桥事故按时间分布情况统计与分析 | 第51-57页 |
·船撞桥事故数量的年度变化情况统计与分析 | 第51-54页 |
·船撞桥事故数量月份分布统计与分析 | 第54-56页 |
·船撞桥事故在一天24小时内的小时分布统计与分析 | 第56-57页 |
·船撞桥事故与船型的关系分析 | 第57-58页 |
·各桥年平均船撞桥事故率的统计与分析 | 第58-59页 |
·船撞桥事故原因统计与分析 | 第59-60页 |
·船撞桥事故其它影响因素的统计与分析 | 第60-61页 |
·能见度对船撞桥事故的影响 | 第60页 |
·黑白天对船撞桥事故的影响 | 第60-61页 |
·大风对船撞桥事故的影响 | 第61页 |
·船舶上行下行对船撞桥事故的影响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船撞桥概率研究 | 第63-87页 |
·典型桥梁船撞桥概率 | 第64-65页 |
·船撞桥概率模型 | 第65-76页 |
·目前已有的主要模型 | 第65-74页 |
·上述各模型的对比讨论 | 第74-75页 |
·基于我国实际情况的简化适用模型 | 第75-76页 |
·南京长江大桥通行船舶航迹分布实测研究及船撞桥概率模型校验 | 第76-85页 |
·南京长江大桥及通航概况 | 第77-80页 |
·南京长江大桥通行船舶航迹分布现场观测实验 | 第80-81页 |
·桥下通行船舶航迹分布规律分析 | 第81-83页 |
·概率影响系数的确定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5章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的船撞桥概率估算方法 | 第87-103页 |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概述 | 第87-95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思想 | 第87-90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模型 | 第90-93页 |
·采用S形函数的前向多层神经网络及逆推算法 | 第93-95页 |
·人工神经网络程序编制 | 第95-97页 |
·程序框图 | 第96-97页 |
·程序结构及基本功能 | 第97页 |
·数据处理 | 第97页 |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估算船撞桥概率 | 第97-102页 |
·输入参数的确定 | 第98-99页 |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准备 | 第99-101页 |
·训练及结果 | 第101-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6章 船撞桥系统风险分析 | 第103-118页 |
·风险分析方法概述 | 第103-107页 |
·风险的基本概念 | 第103-105页 |
·风险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5页 |
·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105-106页 |
·概率风险评估方法PRA | 第106-107页 |
·船撞桥系统风险评估框架 | 第107-112页 |
·系统的定义 | 第107-108页 |
·船撞桥系统风险模型 | 第108-109页 |
·船撞桥系统风险分析基本步骤 | 第109-112页 |
·船撞桥的后果评估 | 第112-115页 |
·船撞桥后果分类 | 第112-113页 |
·船撞桥后果模型的初步探讨 | 第113-114页 |
·后果当量 | 第114-115页 |
·船撞桥风险准则 | 第115-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7章 哈尔滨松花江斜拉桥船撞风险分析 | 第118-143页 |
·哈尔滨松花江斜拉桥概况 | 第118-119页 |
·哈尔滨段松花江航运现状及发展规划 | 第119-124页 |
·桥区航道现状及发展规划 | 第119-120页 |
·航运现状及发展规划 | 第120页 |
·通航船型概况 | 第120-122页 |
·桥区河道气象及水文概况 | 第122-124页 |
·桥区通航条件 | 第124-125页 |
·通航净空标准 | 第124页 |
·松花江斜拉桥通航净空 | 第124页 |
·松花江斜拉桥桥区通航条件 | 第124-125页 |
·松花江斜拉桥防船撞设计情况 | 第125-126页 |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防船撞设计要求 | 第125-126页 |
·松花江斜拉桥防船撞设计情况 | 第126页 |
·船撞力计算 | 第126-132页 |
·计算船型及相关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127页 |
·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计算 | 第127-128页 |
·按《铁路工程技术规范》计算 | 第128页 |
·按《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计算 | 第128-130页 |
·按《挪威桥梁载荷规范》计算 | 第130页 |
·按修正的沃辛公式计算 | 第130-131页 |
·各种公式计算结果对比 | 第131-132页 |
·松花江斜拉桥桥墩抗力计算 | 第132-136页 |
·主塔抗力计算 | 第132-135页 |
·边跨和过渡跨桥墩以及引桥桥墩抗力计算 | 第135-136页 |
·松花江斜拉桥船撞桥风险分析 | 第136-141页 |
·各桥墩不同水位频率估算 | 第136-137页 |
·桥区船舶交通流量估算 | 第137-138页 |
·船撞桥事故概率P_1估算 | 第138页 |
·桥梁倒塌概率PC估算 | 第138-140页 |
·桥梁倒塌风险校核 | 第140-141页 |
·降低松花江斜拉桥船撞风险的建议 | 第141-142页 |
·修改桥墩截面形状 | 第141页 |
·在桥墩上补设防撞设施 | 第141页 |
·洪水期对桥区船舶航行实行特别管制 | 第141页 |
·建立VTS系统 | 第141-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结论 | 第143-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9-160页 |
致谢 | 第160-161页 |
个人简历 | 第161-164页 |
附录A 船撞桥事故数据库结构及代码 | 第164-170页 |
附录B 船撞桥事故资料清单 | 第170-177页 |
附录C 南京长江大桥观测数据 | 第177-189页 |
附录D 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程序 | 第189-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