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9页 |
第2章 事故致因理论 | 第9-29页 |
·事故倾向性格论 | 第9-10页 |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10-16页 |
·能量转移理论 | 第16-19页 |
·瑟利事故模型 | 第19-22页 |
·动态变化理论 | 第22-26页 |
·轨迹交叉论 | 第26-29页 |
第3章 水上交通事故致因理论 | 第29-38页 |
·水上交通事故致因理论的提出 | 第29-30页 |
·对水上交通事故致因理论的分析 | 第30-38页 |
第4章 水上交通事故原因分析方法 | 第38-47页 |
·早期水上交通事故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水上交通事故原因分析方法的发展 | 第39-43页 |
·水上交通事故致因理论事故分析运用示例 | 第43-47页 |
第5章 水上交通事故致因理论在SOLAS公约中的应用 | 第47-59页 |
·SOLAS公约的历史发展和基本内容 | 第47-48页 |
·SOLAS公约对船舶缺陷的控制 | 第48-51页 |
·SOLAS公约对船员素质因素的控制 | 第51-52页 |
·SOLAS公约对货物的控制 | 第52页 |
·SOLAS公约对直接原因的控制 | 第52-54页 |
·SOLAS公约对损失的控制 | 第54-55页 |
·SOLAS公约对船舶安全运行管理的控制 | 第55-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水上交通事故致因理论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第59-77页 |
·对管理缺陷的控制 | 第60-61页 |
·对船舶、船员及航行环境因素的控制 | 第61-70页 |
·对船员不安全行为和船舶不安全状态的管理 | 第70-73页 |
·对应急和救助的监督管理 | 第73-75页 |
·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的不足 | 第75-7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